[实用新型]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4680.1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6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和田匡平;今井公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代易宁;杨楷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在壳体主体的侧面上安装挂件(strap)的手机等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因为手机等移动终端是随身带着使用的,所以从防止掉到地面上等观点出发,会在该移动终端的壳体主体侧面上安装挂件,这已广为人知。
例如,根据专利文献1中的挂件安装部结构,在一个壳体的侧面和背面之间的交界部附近设置有与两个壳体的相向面大致平行的挂件安装支柱,挂件通过从壳体侧面贯穿到壳体背面而形成的通孔系在该挂件安装支柱上。该挂件安装支柱包括第一斜面部,该第一斜面部朝向越靠近壳体侧面就越远离所述相向面的方向倾斜。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10-944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为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手机等翻盖式手机的厚度较厚,所以能够充分确保设置挂件安装结构的空间。因此,能够在壳体主体的局部设置与该壳体主体形成为一体的挂件安装支柱。
然而,近年来广泛普及使用的智能手机中仅由一个呈矩形板状的壳体构成的机型较多,并且广泛采用形成为剖面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的措施,以提高手持时的感觉和外观。在该情况下,难以确保设置具有足够强度的挂件安装结构的空间,不能够设置挂件安装结构。这是一个问题。
本实用新型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边抑制壳体主体的厚度边设置具有足够强度的挂件安装结构。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达成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应对壳体主体的形状适当地配置将挂件挂上的安装杆(pin)。
具体而言,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以能够在壳体主体的侧面上安装挂件的移动终端为对象。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挂件用凹部、第一杆固定用孔、第二杆固定用孔以及安装杆,该挂件用凹部在所述壳体主体的侧面呈凹陷状态,包括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该第一杆固定用孔形成在所述第一壁部,该第二杆固定用孔形成在所述第二壁部,该安装杆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一杆固定用孔内,该安装杆的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二杆固定用孔内,所述挂件挂在该安装杆上,所述第一壁部的壁厚比所述第二壁部厚,所述第二杆固定用孔配置在比所述第一杆固定用孔还靠近里面一侧的位置上,所述移动终端构成为:所述挂件被拉时,该挂件就滑动而向所述第一杆固定用孔一侧移动。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使用与壳体主体不是一体的安装杆,并将该安装杆安装在挂件用凹部,所以和在壳体主体的局部设置与壳体主体形成为一体的安装支柱的情况相比所需要的空间更少。当用来将挂件挂上的安装杆设置在壳体主体的靠近角部的位置上时,在有些情况下,由于角部形成为圆弧形等原因而不得不使构成固定安装杆的挂件用凹部的两个壁部中的一个壁部较薄。即使是在该情况下,因为将形成在壁厚较薄的第二壁部的第二杆固定用孔配置在比第一杆固定用孔还靠近里面一侧的位置上,来确保第二杆固定用孔一侧的剖面尽量大,并使安装杆相对于厚度方向倾斜,由此构成为挂件当有力施加在挂件上时滑动而向第一杆固定用孔一侧移动,所以也能够让力集中在强度较高的一侧即第一杆固定用孔上。因此,能够确保规定的抗拉强度。
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是在第一方面的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安装杆的所述一端一侧设置有凸缘部,所述壳体主体在厚度方向上分割为背面侧壳体和表面侧壳体,所述挂件用凹部形成在所述背面侧壳体上,使得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二壁部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厚度方向上留有间距地相向,所述第一杆固定用孔贯穿所述第一壁部而形成,从所述背面侧壳体露出的所述凸缘部被所述表面侧壳体覆盖。
根据上述结构,出于成形性的问题,壳体主体在厚度方向上分割为背面侧壳体和表面侧壳体。另一方面,在安装杆上设置有凸缘部作为脱落防止结构,让安装杆的较细的一端从背面侧壳体的第一壁部一侧穿过第一杆固定用孔,再将该较细的一端插入第二杆固定用孔内。因此,安装杆的安装比较容易。因为凸缘部被表面侧壳体覆盖,所以安装杆不会脱出,挂件也不会脱出。
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是在第二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主体呈矩形板状,所述壳体主体的位于所述第二壁部一侧的侧面呈圆弧形。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位于第二壁部一侧的侧面形成为圆弧形,则能够提高手持时的感觉和外观,然而第二壁部的壁厚就会变薄。但是,因为构成为施加在挂件上的张力集中在第一杆固定用孔一侧,所以能够用强度较高的第一壁部一侧接收几乎全部张力,能够确保抗拉强度。
第四方面的实用新型,是在第二或第三方面的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主体的所述第二壁部一侧被电池盖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4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