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涡轮流量计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64629.0 | 申请日: | 201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6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董征;范叔阄;王遵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苍南华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1/28 | 分类号: | G01F1/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 地址: | 325809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涡轮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计,特别是一种智能涡轮流量计。
背景技术
涡轮流量计是速度式流量计中的主要种类,它采用多叶片的转子(也称叶轮或涡轮)感受流体平均流速,从而且推导出流量或总量的仪表。常规的涡轮流量计的叶轮由普通铁材料构成,在高速旋转条件下耐磨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而且对微小颗粒敏感,会影响检测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涡轮流量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耐磨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还能保证检测结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智能涡轮流量计,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自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前整流体、前导流体、碳化钨叶轮、后导流体和后整流体,碳化钨叶轮上方设有流体传感器,流体传感器连接流量显示仪。
前述的智能涡轮流量计中,所述的前整流体与前导流体之间设有前隔圈。
前述的智能涡轮流量计中,所述的后整流体与后导流体之间设有后隔圈。
前述的智能涡轮流量计中,所述的壳体的两端焊接有法兰。
前述的智能涡轮流量计中,所述的前整流体和后整流体均经压紧螺套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碳化钨制成的叶轮,不仅叶轮在高速旋转条件下耐磨性好,寿命长(至少连续运行3年以上)而且对微小砂粒不敏感,能保证精确的检测结果。另外采用隔圈能防止细小微粒的进入,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而且将整流体设置在壳体内,实现一体安装,可明显缩短上下游直管的长度,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实施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压紧螺套,2-壳体,3-前整流体,4-前隔圈,5-前导流体,6-碳化钨叶轮,7-流体传感器,8-后整流体,9-后隔圈,10-后导流体,11-流量显示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智能涡轮流量计,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2,所述的壳体2内自流动方向依次设有前整流体3、前导流体5、碳化钨叶轮6、后导流体8和后整流体10,碳化钨叶轮6上方设有流体传感器7,流体传感器7连接流量显示仪11。
所述的前整流体3与前导流体5之间设有前隔圈4。
所述的后整流体8与后导流体10之间设有后隔圈9。
所述的壳体2的两端焊接有法兰。
所述的前整流体3和后整流体10均经压紧螺套1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碳化钨制成的叶轮,不仅叶轮在高速旋转条件下耐磨性好,寿命长(至少连续运行3年以上)而且对微小砂粒不敏感,能保证精确的检测结果。另外采用隔圈能防止细小微粒的进入,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而且将整流体设置在壳体内,实现一体安装,可明显缩短上下游直管的长度,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实施结构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苍南华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苍南华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4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吹气液位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气与通信系统建筑安全性监测报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