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隔层缺陷的高架桥支座下座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63370.8 | 申请日: | 2012-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0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胥执亮;罗永扬;徐尔灵;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 地址: | 51203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层 缺陷 高架桥 支座 下座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高架桥支座下座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架桥越来越普遍应用于各个地方供交通之用。
传统高架桥座板一般采用材质ZG230-450,或ZG270-500,或ZG20Mn制成。由于高架桥座板内部质量要求较强高和呈球冠形的特殊结构,导致浇注后的降温速度缓慢。冒口间铸件补缩距离虽然达到了理论要求4T的质量等级,但没有形成明显的末端,起不到定向凝固作用,导致产品在加工后存在有一定面积的超标缺陷。该缺陷形状类似于隔层,即在铸件中间存在一种微缝隙状的东西把铸件隔开为二层,从而影响高架桥座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质量无隔层缺陷的高架桥支座下座板结构,该结构在浇铸生产时具有浇注后能有明显的凝固末端,起到定向凝固的作用,避免产生隔层缺陷,发挥冒口补缩作用,同时具有散热快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隔层缺陷的高架桥支座下座板,设有下座板主体和设于下座板主体上端呈柱形的冒口,所述冒口之间的下座板主体内部设有内冷铁条组,所述内冷铁条组对应的下座板主体下方设有成型外冷铁柱组。
进一步,所述下座板主体上端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个冒口。
上述成型外冷铁组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成型外冷铁柱组成。
上述内冷铁条组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内冷铁条组成。
上述内冷却铁条组由横向内冷铁条和纵向内冷铁条组成。
上述内冷铁条的间距为30~60mm。
上述内冷铁条的横截面直径大小为8~12mm。
上述成型外冷铁柱组由低碳钢材料制成。
上述成型外冷铁柱的高度为100~200mm。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在浇铸生产时具有浇注后能有明显的凝固末端,起到定向凝固的作用,避免产生隔层缺陷,发挥冒口补缩作用,同时具有散热快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从A-A方向剖开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隔层缺陷的高架桥支座下座板,设有下座板主体1和设于下座板主体1上端呈柱形的冒口2,所述冒口2之间的下座板主体1内部设有内冷铁条组3,所述内冷铁条组3对应的下座板主体1下方设有成型外冷铁柱组4。
进一步,所述下座板主体1与成型外冷铁柱组4接触的面为弧形面。
所述下座板主体1上端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个冒口2。
作为优选,所述下座板主体1上端均匀排列两个冒口2。
所述成型外冷铁柱组4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成型外冷铁柱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成型外冷铁柱组4由五个成型外冷铁柱组成,且该五个成型外冷铁均匀排列设于下座板主体1下端。上述成型外冷铁柱组4由低碳钢材料制成,该成型外冷铁柱的高度为100~200mm。
所述内冷铁条组3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内冷铁条组成。
进一步,所述内冷铁条组3的制成材料与下座板主体1的制成材料相同或性质相似。进一步具体,所述内冷却铁条组3由横向内冷铁条和纵向内冷铁条组成。作为优选,所述内冷铁条的横截面直径大小为8~12mm,其间距为30~60mm。
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关键是将冒口、外冷铁柱组和内冷铁条组的设计组合起来,达到解决隔层缺陷的目的,三者缺一不可,而且三者中那一项不充分都不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内冷铁条组和成型外冷铁柱组的工艺措施有效地增强了冒口末端作用,使得铸件的凝固末端更明显,有效得保证了铸件的定向凝固,从而提高了铸件的补缩,保证了产品的内在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韶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3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