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弯辊液压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2611.7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4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段宏波;马旭凯;王天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32 | 分类号: | B21B31/32;F15B15/08;F15B15/2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液压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压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弯辊液压缸。
【背景技术】
已知的,在现有板带轧机中经常用到液压弯辊技术进行产品板型控制,其中在四辊轧机上所用到的典型弯辊装置中,正弯液压缸和负弯液压缸都是各自独立的,也就是说弯辊装置中分别有八个正弯液压缸和八个负弯液压缸共十六个弯辊缸,由于这样设计的弯辊装置油缸数量较多,液压管路也相应会很复杂,大家都知道,液压系统在出现泄漏时排查起来是相当麻烦的,无论是维修还是维护成本都会很高,最主要的是由于各个弯辊缸都有一个液压油进出回路,操作人员在后续对轧机的弯辊调整过程也会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弯辊液压缸,通过在缸体的密封端设置缸体延伸杆来实现减少弯辊装置中使用液压缸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维护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弯辊液压缸,包括缸体端盖、活塞杆和缸体,所述缸体开口端的内孔中设置有活动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的外缘面与缸体内孔的内圆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在缸体的密封端设置有缸体延伸杆,所述缸体延伸杆的外缘面上设置有连接孔B,在缸体的开口端设置有缸体端盖。
所述的复合弯辊液压缸,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B或轴封。
所述的复合弯辊液压缸,所述缸体延伸杆的外缘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台阶B,所述台阶B是设置有连接孔B。
所述的复合弯辊液压缸,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缸体的内孔滑动配合,活塞杆的另一端的外缘面上设置有台阶A,所述台阶A上设置有连接孔A。
所述的复合弯辊液压缸,所述缸体端盖通过中部设置的内孔穿过活塞杆固定到缸体的开口端,所述活塞杆与缸体端盖的内孔滑动配合。
所述的复合弯辊液压缸,所述缸体端盖与缸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A。
所述的复合弯辊液压缸,所述缸体端盖与活塞杆采用轴封或密封圈密封。
所述的复合弯辊液压缸,所述缸体延伸杆的外缘面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四边形或菱形或多角形。
所述的复合弯辊液压缸,所述缸体的上分别设置有油路接口A何油路接口B。
所述的复合弯辊液压缸,所述缸体的外缘面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四边形或菱形或多角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弯辊液压缸,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等优点,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用四个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弯辊液压缸,就可以代替现有的八个正弯液压缸和八个负弯液压缸所起到的正负弯辊作用,而且布局方式简单,有效减少了液压管路的数量,使摆放结构简化,降低了综合制造成本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油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圈A;2、缸体端盖;3、轴封;4、活塞杆;5、台阶A;6、连接孔A;7、油路接口A;8、缸体;9、缸体延伸杆;10、连接孔B;11、台阶B;12、密封圈B;13、油路接口B。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一种复合弯辊液压缸,包括缸体端盖2、活塞杆4和缸体8,所述缸体8开口端的内孔中设置有活动的活塞杆4,所述缸体8的外缘面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四边形或菱形或多角形,在缸体8的上分别设置有油路接口A7何油路接口B13,所述活塞杆4一端的外缘面与缸体8内孔的内圆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B12或轴封,在缸体8的密封端设置有缸体延伸杆9,所述缸体延伸杆9的外缘面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四边形或菱形或多角形,在缸体延伸杆9的外缘面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台阶B11,所述台阶B11是设置有连接孔B10,所述缸体延伸杆9的外缘面上设置有连接孔B10,在缸体8的开口端设置有缸体端盖2。
所述的复合弯辊液压缸,所述活塞杆4的一端与缸体8的内孔滑动配合,活塞杆4的另一端的外缘面上设置有台阶A5,所述台阶A5上设置有连接孔A6。
所述的复合弯辊液压缸,所述缸体端盖2通过中部设置的内孔穿过活塞杆4固定到缸体8的开口端,在缸体端盖2与缸体8之间设置有密封圈A1,所述活塞杆4与缸体端盖2的内孔滑动配合,所述缸体端盖2与活塞杆4采用轴封3或密封圈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26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套用滚动导卫装置
- 下一篇:大型轧机机架翻转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