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体坝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1451.4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0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姚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宏鑫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斜体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的尾矿坝建造技术,尤其是在暴雨季节和山洪到来时能够迅速排洪、泄水的尾矿坝。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沟壑型尾矿坝体两端都是平行的,坝体的厚度有梯形的上小下大,有上下厚度一致的。
功能就是将尾矿平行地阻挡在坝内,通过渗透方法将水分排放。但是,遇到暴雨季节和山洪到来时,公知的尾矿坝体不能很好地排洪、泄水,大量的雨水和山洪被拒留在坝内,将已被干化的尾矿重新浆化,对坝体造成巨大的压力,超过极限形成溃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平行坝暴雨季节和山洪到来时,不能很好地排洪、泄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61.8斜体坝,该坝不仅在暴雨季节和山洪到来时,水从坝体低处漫过,很好地排洪、泄水,能避免已干化的尾矿与暴雨和洪水全面接触再次形成浆化,而且能增加坝体强度和节约建设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坝体是斜面的,坝体两端的高度比例是61.8/100,由此造成尾矿基本可沿着坝体的走向存留坝内,尾矿的干化程度和比重也随着坝体的走向形成上干下湿、上轻下重的状态,由于坝体高低处承受的压力不同,坝体厚度也使用了6.18/1的设计方式,高处薄低处厚,即,100-61.8=38.2,38.2/6.18=6.18,这种低厚高薄的设计节约、稳定,加之尾矿呈斜面的堆放方式,能够实现安全排洪、泄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存储尾矿遇到暴雨、山洪时,有效地排洪、泄水的同时,节约建设成本,增强坝体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61.8斜体尾矿坝原理图。
图2是坝体剖面示意图。
图3是尾矿排放坡度示意图。
图中1.坝体高处,2.坝体低处,3.渗透孔,4.山体,5.坝体。6.坝体高处厚度,7.坝体低处厚度,8.排放管连接点,9.尾矿排放管,10.100,11.61.8,12.6.18,13.38.2。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坝体高处(1)高度是(10)100,坝体低处(2)高度是(11)61.8,使坝体形成一个的斜面,本斜体坝技术采用了0.618黄金分割法,暴雨、山洪期间水从坝体低处漫过,很好地排洪、泄水,确保了坝体的安全。
图2中,坝体高处厚度(6)是1,坝体低处厚度(7)是(12)6.18,使坝体厚度形成了一个斜面,本斜面坝技术采用了0.618黄金分割法,即(10)100-(11)61.8=(13)38.2,(13)38.2/6.18=(12)6.18,这种低厚高薄的设计既节约又稳定,加之尾矿呈斜面的堆放方式,能够实现安全阻洪、泄水的目的。
图3中,尾矿排放管(9),排放管连接处(8),形成由高向低排放尾矿的方式,尾矿堆积坡度随着坝体的斜度自然而然符合了黄金分割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宏鑫,未经姚宏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14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