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吹粉剂自动流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60726.2 | 申请日: | 2012-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8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汤德明;王昌才;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7/04 | 分类号: | C21C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 地址: | 2004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剂 自动 流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化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喷吹粉剂自动流化装置。
背景技术
铁水在兑入转炉之前需进行脱磷、脱硅、脱硫处理,见图1所示,粉剂通过作为输送气体的氮气压入高位料仓10,根据炉次要求的喷粉量设定值,启动称量,控制阀11a打开,粉剂由高位料仓10卸入称重仓12,通过设于称重仓12上的称重传感器16进行称重,当粉剂的重量等于设定值重量时,称量完成控制阀11a关闭,继而控制阀11b开启粉剂由称重仓12卸入喷吹罐13。喷粉开始,喷粉枪从待机位下降到达喷吹位并且进入铁水包的铁水中,输入阀14开启,喷吹罐13内建立一定的压力,速度调节阀15根据炉次要求的喷吹速度开启,输送阀15开启粉剂随氮气经喷粉枪进入铁水。当喷吹罐13内当前剩余粉剂的称重量等于零时喷粉结束,喷粉枪上升到待机位。
为了改善粉剂在喷吹罐13的输送性能,通常在喷吹罐13罐体下部设置流化床17,并通有数个流化管18,并通过流化阀19控制,输入氮气进行搅动作用,以改善粉剂在喷吹罐13的输送性能,优化粉剂的流化效果。
现有技术的缺陷:1)由于堵塞的发生是随机的,无法判断并且捕捉堵塞故障的发生和消失时刻,从而实现流化作业的自动启、停。2)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间断送气的方式,即位于同一圈的若干个头轮流打开;但是流化时,流化阀的开启,流化氮气的进入使喷吹罐13内的压差变小,流化吹入的氮气相当于一扇风门,将减弱喷吹罐13的输送性能。3)现有技术没有解决空喷故障,当阴雨天粉剂湿度增加时,粉剂结在喷吹罐13的仓壁上,粉剂不能被压出喷吹罐13,会产生只有流量而无粉量的空喷现象,而且空喷无法自动检测发现,将影响铁水的处理成分,对生产的顺行极为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吹粉剂自动流化装置,能够防止堵塞和空喷事故的发生,保证处理铁水的粉剂进入铁水,防止成分出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喷吹粉剂自动流化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高位料仓、喷吹罐和粉剂输送管,喷吹罐上设有数个称重传感器,喷吹罐底部设有流化床,并且喷吹罐上端还通有氮气输入管,下端侧部分别通有数个通氮气的流化管,流化管上分别设有流化阀;粉剂输送管一端设有输送阀并连至氮气源,另一端连接至喷粉枪。
所述的高位料仓与喷吹罐之间通过设有控制阀的橡皮软管相连,喷吹罐和粉剂输送管之间通过设有速度调节阀的橡皮软管相连。
所述的氮气输入管上设有输入阀。
所述的称重传感器的数量为三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喷吹粉剂自动流化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高位料仓、喷吹罐和粉剂输送管,喷吹罐上设有数个称重传感器,喷吹罐底部设有流化床,并且喷吹罐上端还通有氮气输入管,下端侧部分别通有数个通氮气的流化管,流化管上分别设有流化阀;粉剂输送管一端设有输送阀并连至氮气源,另一端连接至喷粉枪。通过该流化装置能够防止堵塞和空喷事故的发生,保证处理铁水的粉剂进入铁水,防止成分出格。另外,还能降低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设备的运转率,避免排故过程中,氧化铁粉、氧化钙等粉剂的外喷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流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流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喷吹粉剂自动流化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高位料仓20、圆锥体的喷吹罐21和粉剂输送管22,喷吹罐21上设有数个称重传感器23,一般为均匀分布的三个,喷吹罐21底部设有流化床24,并且喷吹罐21上端还通有氮气输入管25,氮气输入管25上设有输入阀26,喷吹罐21下端侧部分别通有三个通氮气的流化管27,流化管27上分别设有流化阀28;粉剂输送管22一端设有输送阀29并连至氮气源,另一端连接至喷粉枪。所述的高位料仓20与喷吹罐21之间通过设有控制阀30的橡皮软管31相连,喷吹罐21和粉剂输送管22之间通过设有速度调节阀32的橡皮软管31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流化装置可采用PLC进行自动控制,具体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0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轧钛带脱脂工艺装置
- 下一篇:液压泥炮的液压管路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