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0626.X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9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荆红莉;李艳;张菁;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P6/08 | 分类号: | H02P6/08;H02P27/06;H02J7/14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申忠才 |
地址: | 719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机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无刷直流电机的零部件。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与环境已经成为人类发展和生存的重大问题。为了节能减排,人们采用混合动力车代替传统的内燃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同时拥有电动机驱动和发动机驱动的双动力系统,其电机驱动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整车控制性能的优略。目前可用于混合动力电机驱动系统的常见电机主要有:直流电机、感应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
直流电机驱动系统体积大,效率低,可靠性低,需要经常维护,特别是电机带有机械换向器(电刷)等原因,限制了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所以在新研制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已经基本不用直流电动机。
感应电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但能耗高,效率比较低,功率因数低,恒功率区域较小等,这都对感应电机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开关磁阻电机(SRM)结构简单牢固,没有换向器,维修容易,成本低,调速范围宽,控制灵活,但S电阻RM运行时噪声、转矩纹波大,强非线性,特别是功率变换器的结构复杂,过多的电流波动和电磁干扰噪声等严重地影响了它的推广运用,且控制方法还不够成熟,因此目前的电动汽车上应用较少。
无刷直流电机由于既具有交流电机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又具有刷直流电机的运行效率高、调速性能好、转矩大等诸多优点,因此无刷直流电机在混合动力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用途多、安全可靠的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装置。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对无刷直流电机M1的运转产生控制信号的控制电路:功率驱动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控制电路;逆变桥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功率驱动电路;它还包括电流检测电路,该电路的输入端接功率驱动电路、输出端接控制电路和功率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逆变桥电路为:场效应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1接集成电路U2的27脚,场效应管Q1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和电容C5的一端、接斩波管MOS1的源极和二极管D12的正极、接晶闸管T1的负极以及电阻R12的一端,场效应管Q1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通过电阻R2接集成电路U2的26脚和无刷直流电机M1的U相绕组;场效应管Q3的栅极通过电阻R3接集成电路U2的23脚,场效应管Q3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5的负极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场效应管Q3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5的正极通过电阻R4接集成电路U2的22脚和无刷直流电机M1的V相绕组;场效应管Q5的栅极通过电阻R5接集成电路U2的19脚,场效应管Q5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6的负极接三极管T3的集电极,场效应管Q5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6的正极通过电阻R6接集成电路U2的18脚和无刷直流电机M1的W相绕组。三极管T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3接蓄电瓶E1的负极,二极管D11的正极和电容C5的另一端接蓄电瓶E1的负极,二极管D11的负极接二极管D12的负极和斩波管MOS1的漏极并通过线圈L1接晶闸管T2的正极,晶闸管T2的负极接蓄电瓶E的正极,电阻R12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10的负极,二极管D10的正极和晶闸管T1的正极接蓄电瓶E1的正极;
场效应管Q4的栅极通过电阻R7接集成电路U2的16脚,场效应管Q4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7的负极接无刷直流电机M1的U相绕组并通过电阻R2接集成电路U2的26脚,场效应管Q4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7的正极接蓄电瓶E1的负极和电流检测电路;场效应管Q6的栅极通过电阻R8接集成电路U2的15脚,场效应管Q6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8的负极接无刷直流电机M1的V相绕组并通过电阻R4接集成电路U2的22脚,场效应管Q6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8的正极接蓄电瓶E1的负极和电流检测电路;场效应管Q2的栅极通过电阻R9接集成电路U2的14脚,场效应管Q2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9的负极接无刷直流电机M1的W相绕组并通过电阻R6接集成电路U2的18脚,场效应管Q2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9的正极接蓄电瓶E1的负极和电流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功率驱动电路通过逆变桥电路控制无刷直流电机既能作为电动机运行,也能作发电机运行,特别在车辆减速制动时,即使转速较低,也能使得电机的发电电压高于蓄电池电压,正常给蓄电池充电,使整车系统效率达到最高,本实用新型可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线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0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生物安全检验隔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SCR催化剂再生集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