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刮擦指纹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0012.1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7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刮擦指纹仪。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销售的指纹仪体积较大、灵敏度不高,分辨率较低,采集时间长,抗磨损能力不高,对人造真皮指纹无防伪能力,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尚未见到既美观,体积又小,灵敏度又高的指纹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灵活适应当时的各种手指条件,且图像质量好,防伪能力强,灵敏度高,抗磨损能力强,适合于各种高寒和酷热地区的既美观、体积又小的刮擦指纹仪。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刮擦指纹仪,其组成包括:指纹仪壳体,所述的指纹仪壳体装有主板,装有芯片的所述的主板通过插座连接USB接口,所述的主板通过排线连接传感器板。
所述的刮擦指纹仪,所述的芯片为指纹识别芯片。
所述的刮擦指纹仪,所述的指纹仪壳体表面有凹槽。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适应当时的手指条件,无论是干手指、湿手指、浅纹理指纹、老年手指等等都有很高的识别率。
2.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结束图像采集,而且图像质量越来越好。
本实用新型防伪指纹能力强,指纹敏感器的识别原理只对人的真皮皮肤有反应,从根本上杜绝了人造指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抗静电能力强:在干懆容易起静电地区很适合。 5. 本实用新型适合特别寒冷或特别酷热的地区;本产品包括二次开发软件包,支持Windows,Linux操作系统平台,具有多种语言包括C,VB,Delphi开发包。
本实用新型具有外观精美,体积小巧,灵敏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准确的提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广泛应用于需要进行指纹提取和比对的社保和安保等领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主板电路图。
附图3是附图1的主板电路图
附图4是附图1的主板电路图
附图5是附图1的板式传感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刮擦指纹仪,其组成包括:指纹仪壳体5,所述的指纹仪壳体装有主板2,装有芯片的所述的主板通过插座连接USB接口1,所述的主板通过排线连接传感器板。
实施例2:
所述的刮擦指纹仪,所述的芯片为指纹识别芯片。
实施例3:
所述的刮擦指纹仪,所述的指纹仪壳体表面有凹槽4。
将本产品水平放置于桌面,指纹仪较厚一端放置在离近身体侧,将USB插头插入计算机的USB插槽。
正常使用的流程:将设备插入电脑USB接口 > 采集指纹 > 查看返回结果 > 将设备从电脑上拔出。
设备USB接口插入电脑后,计算机端软件提示请录入指纹后,方可进行指纹采集。指纹采集方法如下:
将手指平放于指纹仪的狭长表面,手指中轴与指纹仪的中轴处于同一垂面,手指按下然后沿着指纹仪表面向后滑动,一直到手指划离指纹仪。查看计算机端软件,确认程序提示指纹录入成功。如果指纹录入失败系统提示重新录入指纹,此时请重新录入指纹,直到系统提示指纹录入成功。
电压 DC5(V)电流 100(MA)采集分辨率 500(DPI)支持采集技术 360度旋转型号 ZWY-030 图像采集时间小于0.5(s)指纹处理时间小于0.5(s)比对方法 1:n 工作模式芯片式应用领域民用指纹采集仪输出方式 USB2.0输出采集方式平面采集仪技术指标:抗磨损强度高:1百万次抗静电指标:±15KV 指纹总数: 162 枚(可增至930枚)工作电压: 5v 工作电流: 100 MA 峰值电流:150mA 指纹图像录入时间: <0.5秒认假率(FAR):<0.008% (安全等级为3时) 拒真率(FAR):<0.005% (安全等级为3时) 对比时间:≤1秒验证方式:支持指纹验证(1:1)和指纹搜索(1:N)特征文件:256字节模板文件:512字节安全等级:五级(从低到高:1,2,3,4,5)工作环境:温度:-20℃~+65℃相对湿度:40%RH~85%RH(无凝露)储存环境:温度:-40℃~+85℃相对湿度:<85%H(无凝露) 上机位接口:支持UART(TTL逻辑电平)或USB1.1 通讯波特率(UART):(9600*N)bps 其中N=1~12(默认值N=6,即57600bps)有效采集面积:9.85mm*0.9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0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