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带吸取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59836.7 | 申请日: | 2012-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1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美斯自动化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取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焊带吸取机构。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太阳能电池片的栅线上放置焊带,焊带是很薄的金属片,有一定的柔性。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机构将焊带夹紧后拖拉到太阳能电池片的栅线表面。由于焊带有一定的柔性,当其被拉到相应的位置放开后,焊带位置容易发生偏移,出现露白的现象。由于放置焊带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要求,这就对将焊带放置到太阳能电池片上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正确、适应面广的焊带吸取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焊带吸取机构,它包括前焊带吸板组件、支架、气路集结块、气缸、联轴器、衬套、拉杆、摆动块、后焊带吸板组件;所述的前焊带吸板组件固定在支架的一端上,气路集结块安装在前焊带吸板组件上且其上的气孔与前焊带吸板组件上的气孔对应;所述的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支架上,气缸的活塞杆杆端通过联轴器、衬套与拉杆的一端连接,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摆动块的一端,摆动块的另一端固接在后焊带吸板组件上,摆动块的中部铰接在支架的另一端上;所述的后焊带吸板组件通过摆动块围绕摆动块与支架另一端上的铰接点摆动。
所述的前焊带吸板组件由吸板、盖板和活塞组成;所述的盖板扣接在吸板上;所述的吸板面上的两侧分别开设六条气路,其中二条气路上设有活塞孔,二条气路上设有两个吸合点,二条气路上设有三个吸合点,所述的活塞套置在活塞孔内。
所述的摆动块的中部通过轴肩螺栓铰接在支架的另一端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前焊带吸板组件、支架和后焊带吸板组件,通过两吸板组件上的气孔可将焊带吸附在其表面上并送至加工位,定位准确。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前焊带吸板组件设有用于吸附两条焊带和三条焊带的吸孔,适用于需要焊接不同数量焊带的要求,适用面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焊带吸板组件去掉盖板后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前焊带吸板组件在活塞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51是本实用新型气路集结块的轴测图;
图52是本实用新型气路集结块的仰视图;
图53是本实用新型气路集结块的正视图;
图54是图53沿G-G线的剖视图;
图55是图53沿F-F线的剖视图;
图56是图53沿E-E线的剖视图;
图57是图53沿D-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焊带吸取机构,它包括前焊带吸板组件1、支架2、气路集结块3、气缸4、联轴器5、衬套6、拉杆7、摆动块8、后焊带吸板组件9。
所述的前焊带吸板组件1由吸板11、盖板12、活塞13、密封圈14组成。所述的盖板12扣接在吸板11上;所述的吸板11面上的两侧分别开设六条气路,分别为(自外向内)气路117、111、118、115、112、1111和气路1112、113、116、119、114、1110,其中四条气路118、115、116、119上设有活塞孔,四条气路117、1111、1112、1110上设有两个吸合点,四条气路111、112、113、114上设有三个吸合点。所述的前焊带吸板组件1固定在支架的一端上,气路集结块3安装在前焊带吸板组件1上且其上的气孔与前焊带吸板组件1上的气孔对应,其对应关系如图2和图51-57所示,气路集结块3上的气孔37、310、311、312与前焊带吸板组件1上的气路117、1110、1111、1112相通;气路集结块3上的气孔38、39与前焊带吸板组件1吸板11上的气路118、119相通;气路集结块3上的气孔35、36与前焊带吸板组件1吸板11上的气路115、116相通;气路集结块3上的气孔31、32、33、34与前焊带吸板组件1吸板11上的气路111、112、113、114相通。所述的活塞13套置在吸板11的活塞孔121内(如图4所示),在活塞13与活塞孔121之间设有密封圈14。本实用新型的吸板11与盖板12是一体化成型,在保证尺寸的同时,气密性进一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美斯自动化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埃美斯自动化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98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