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9769.9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9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8G65/00 | 分类号: | C08G65/00;C08G18/4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以满足聚醚多元醇多样化生产的要求。
背景技术
聚醚多元醇是生产聚氨脂合成材料的主要原料,可与多种异氰酸酯反应,生产各种类型的醚氨酯材料。如聚氨酯软泡体,硬泡体,半硬泡体,弹性体,人造革,涂料,粘结剂,密封剂,纤维等多种制品。随着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对聚醚多元醇的种类要求更多,而现有的聚醚生产线生产牌号单一(很多生产线不能生产高粘度的硬泡聚醚),不能自由转换聚醚的牌号,不能满足聚醚多元醇市场的需求。本公司通过多年的摸索和探讨,通过改进聚醚温控系统、改变阀门类型、改进釜结构、优化聚醚多元醇过滤移液管道等措施,提高聚醚生产线产能和质量,同时满足聚醚多元醇多样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提高聚醚E线的产能和质量,更好满足市场对聚醚多元醇多样化的需求,且该生产装置的投资成本要比同类型聚醚生产装置成本要低很多,且该生产装置可以生产更多种类的聚醚多元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包括催化剂罐、反应釜、冷却水循环装置和蒸汽循环装置,所述催化剂罐内的催化剂经催化剂进料管和催化剂进料泵输送到反应釜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夹套,所述保温夹套上设置有与蒸汽循环装置相连接的蒸汽进气管和蒸汽回流管,所述反应釜内腔设置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分别经冷却水进水管路和冷却水回流管路与冷却水循环装置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上还设置有抽真空管路,所述抽真空管路上设置有真空泵和调节阀。
在一实施例中,该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设置在反应釜内的温度传感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冷却水循环装置、蒸汽循环装置和真空泵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生产装置通过改进聚醚温控系统、改变阀门类型、优化移液过滤管道等措施,提高聚醚生产线的产能和质量,更好满足市场对聚醚多元醇多样化的需求。该E线的投资成本要比同类型聚醚生产线成本要低很多,且该生产线生产的聚醚多元醇种类更多,包括软泡聚醚、硬泡聚醚、聚醚预聚物、弹性体聚醚和表面活性剂等各类型聚醚,可以轻松自如地转换生产这些牌号的聚醚多元醇产品;且适合磷酸精制等工艺,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聚醚产品产能,为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催化剂罐 2-反应釜 3-冷却水循环装置 4-蒸汽循环装置 5-催化剂进料管 6-催化剂进料泵 7-保温夹套 8—蒸汽进气管 9—蒸汽回流管 10—冷却盘管 11—冷却水进水管路 12—冷却水回流管路 13—抽真空管路 14—真空泵 15—调节阀 16—控制器 17—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包括催化剂罐1、反应釜2、冷却水循环装置3和蒸汽循环装置4,所述催化剂罐1内的催化剂经催化剂进料管5和催化剂进料泵6输送到反应釜2中,所述反应釜2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夹套7,所述保温夹套7上设置有与蒸汽循环装置4相连接的蒸汽进气管8和蒸汽回流管9,所述反应釜2内腔设置冷却盘管10,所述冷却盘管10分别经冷却水进水管路11和冷却水回流管路12与冷却水循环装置3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2上还设置有抽真空管路13,所述抽真空管路13上设置有真空泵14和调节阀15。
在本实施例中,该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16,所述控制器16的信号输入端与设置在反应釜2内的温度传感器17相连接,所述控制器16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冷却水循环装置3、蒸汽循环装置4和真空泵14相连接。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未经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9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