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形缝处剪力墙加固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8994.0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7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广博;牟龙溪;贾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12 | 分类号: | E04G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缝 剪力 加固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用的模板,尤其是一种变形缝处剪力墙加固体系,包括内模板,外模板,内外模板间用单向螺栓紧固。
背景技术
对于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建筑,由于变形缝较狭窄,变形缝处后浇墙体内侧模板支设十分困难,以往施工时多采用填塞泡沫板或缝内塞木方加固支模方法,很容易造成缝内鼓模变形、缝内模板无法拆除干净等现象,造成剪力墙上下错台,成型质量差、尺寸不一致等问题,使变形缝的作用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建筑的正常安全使用,因此,变形缝处后浇剪力墙质量的控制成为一大施工难点。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说明书CN 201268943 Y公开了一种双重剪力墙变形缝模板,其包括左右侧定型模板体系,每侧定型模板体系包括面板,面板外侧装用铁钉固定的竖向木龙骨,竖向木龙骨外设置水平龙骨,水平龙骨采用钢管,且每两根钢管紧邻排列,一侧定型模板体系中的相邻两根钢管上焊接有钢板,该钢板上设有螺杆孔,螺杆孔上焊装固定对拉螺杆的螺母,另一侧定型模板体系的水平龙骨上装固定对拉螺杆的山形卡,对拉螺杆穿过左右侧定型模板体系,并通过上述钢板和山形卡上的螺母固定,在左右侧定型模板体系的面板之间,设置墙板厚度限位撑。这样的结构无需使用填塞泡沫或缝内塞木方加固支模,不易造成鼓模变形。缝内模板无法拆除干净的现象。但是其模板用钢钉固定竖直和水平的钢管形成龙骨,这样的结构需现场组装,组装过程较为复杂,导致工期延长。这种结构在现场安装使用时容易变形,不够牢固,一旦变形造成螺孔错位,就会使螺栓穿入时无法进入预定的螺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过程简单,结构牢固,不易变形的变形缝处剪力墙加固体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缝处剪力墙加固体系,包括内模板,外模板,内模板由面板和龙骨组成,内外模板通过紧固螺栓紧固,内模板的龙骨为井字形网格,在龙骨的网格上设置紧固螺栓孔。
内模板的龙骨可以由方钢管焊接而成。
内模板的龙骨也可以由角钢焊接而成。
在方钢管上焊接小钢板,在小钢板和方钢管上设置紧固螺栓孔,在小钢板的紧固螺栓孔上焊接螺帽,紧固螺栓穿过内模板和外模板,并通过焊接在小钢板上的螺帽连接内模板。
紧固螺栓上可以套装塑料套管。
面板优选为竹胶板或木胶板。
在内模板的上端设置吊装环。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内模板的龙骨为井字形网格,螺栓孔设置在网格上,整个内模板的龙骨为一预制的整体结构,安装过程简便快捷,无需现场组装,整体结构不易变形,内模板的井字形网格由方钢管焊接而成,结构牢固。在方钢管上焊接小钢板,在小钢板上焊接螺帽,使螺栓连接更加稳固。本结构可使用塔吊辅助安装,重复周转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形缝处剪力墙加固体系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变形缝处剪力墙加固体系的预制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缝处剪力墙加固体系,设置在已浇筑砼墙体12一侧,包括内模板和外模板,两模板之间的部分为待浇筑墙体11,内模板由面板3和预制的龙骨1组成,面板3为竹胶板,外模板由面板2和50*100木方14组成,预制的龙骨1采用50*50*4厚薄壁方钢管4焊接成井字形网格,网格间距为450*400mm,在方钢管4上焊接小钢板5,在小钢板5和方钢管4上设置紧固螺栓孔6,在小钢板4的紧固螺栓孔6上焊接螺帽7,紧固螺栓8穿过内模板和外模板,并通过焊接在小钢板4上的螺帽7连接内模板,紧固螺栓8的另一端通过山型卡9紧固。紧固螺栓8上套装塑料套管13,内模板和外面板间设置成品细石砼撑块10。在龙骨1的上端设置吊装环14。
内模板的预制龙骨1也可以由角钢焊接而成。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89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门玻璃专用雨刮器
- 下一篇:带张紧装置的涡轮精车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