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施工中搭建在基坑内的组装型安全楼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8112.0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1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国;程群;王理;刘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04 | 分类号: | E06C1/04;E06C7/08;E06C7/42;E06C7/48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施工 搭建 基坑 组装 安全 楼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领域,具体的说是在建筑施工期间安装在基坑内的组装型安全楼梯。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的不断推进,贯彻国家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能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使安全防护装置标准化式、工具式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施工现场上下基坑的工具多为钢爬梯。这种简易的钢爬梯基本上都是由钢管、角钢等材料焊接而成,一方面不利于周转使用;另一方面无法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上下基坑的钢爬梯存在的浪费材料、使用不便、不利于周转使用、安全性能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组装型安全楼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建筑施工中搭建在基坑内的组装型安全楼梯,包括两侧支架、连接两侧支架的十块以上楼梯踏步7和两侧的扶手杆3;所述每侧支架由前楼梯梁1、后楼梯梁2、上水平连杆4和下水平连杆5组成平行四边形框架,所述前楼梯梁1和后楼梯梁2的内侧面上均布设有十个以上插孔9,所述上水平连杆4的外伸端由螺栓固定于基坑上沿地面的混凝土基础底座,所述下水平连杆5的外伸端由螺栓固定于基坑内的混凝土基础底座;所述上水平连杆4与后楼梯梁2顶端的连接处垂直设有上立柱10,所述下水平连杆5和前楼梯梁1底端的连接处垂直设有下立柱11,所述上立柱10顶端和下立柱11顶端由扶手杆3连接;
所述每块楼梯踏步7由长方形底框、面板6和设于底面角部的四个插销8组成,所述插销8与插孔9配合。
所述插孔9轴向垂直于水平面。
所述插销8垂直于楼梯踏步的面板6。
所述面板6采用花纹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该组装型安全楼梯的各种杆件连接,楼梯梁与混凝土基础底座连接均采用螺栓,锁牢即可,拆除时松开扣件即可,无需用电弧焊焊接固定,无需破坏架体材料;楼梯踏步与两侧支架采用插接方式连接,拆装简单、便于周转;同时可根据施工现场场地情况,调整混凝土基础底座的位置,使得楼梯梁与基坑底面形成适合安装角度。本实用新型安置灵活,结构稳定,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3为后楼梯梁的使用状态俯视图(此时插孔垂直于水平面)。
图4为楼梯踏步的主视图。
图5为楼梯踏步的俯视图。
图中:前楼梯梁1、后楼梯梁2、扶手杆3、上水平连杆4、下水平连杆5、面板6、楼梯踏步7、插销8、插孔9、上立柱10、下立柱11、基坑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建筑施工中搭建在基坑内的组装型安全楼梯,包括两侧支架、连接两侧支架的十五块楼梯踏步7和两侧的扶手杆3;每侧支架由前楼梯梁1、后楼梯梁2、上水平连杆4和下水平连杆5组成平行四边形框架,上水平连杆4的外伸端由螺栓固定于基坑12上沿地面的混凝土基础底座,下水平连杆5的外伸端由螺栓固定于基坑12内的混凝土基础底座。上水平连杆4与后楼梯梁2顶端的连接处垂直设有上立柱10,下水平连杆5和前楼梯梁1底端的连接处垂直设有下立柱11,扶手杆3连接在上立柱10和下立柱11顶端之间。
每块楼梯踏步7由长方形底框、面板6和设于底面角部的四个插销8组成(图4、图5),插销8与插孔9配合。面板6采用花纹钢板,可起到防滑的作用。
一侧支架的前楼梯梁1和后楼梯梁2相互平行,两者的内侧面上都设有间距相同的十五个方形插孔9,插孔9轴向垂直于水平面。调整好适合安装角度使得前楼梯梁1和后楼梯梁2上两个对应的插孔9在一条直线上,同理调整另一侧支架;最终相对位置的四个插孔9共面,组成楼梯踏步7的安装平面(水平面);通过楼梯踏步7底面角部的四个插销8用插接方式将楼梯踏步安装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8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于制造及拆装的钻机动力头
- 下一篇:卷门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