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波仪一发双收测井换能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58004.3 | 申请日: | 2012-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1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无线电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14 | 分类号: | E21B47/14;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声波 一发 测井 换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波仪测井换能器。
背景技术
声波仪换能器是一种压电陶瓷换能器,它与声波仪配套使用,用于单孔声波井。它利用弹性的波速随岩体裂隙发育而降低,随应力增大而增大的特性,圈定洞室因开挖形成的松弛范围、研究洞室围岩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工程建筑中,将工程地质与岩体力学联系起来解决工程地质评价等问题。目前已面世的单孔换能器电缆一般设计成50米~500米等的系列产品,换能器的直径φ28mm~φ80mm,换能器的发射主频为40kHz、30kHz、20kHz、10kHz等。换能器的三部分(F:发射;S1:接收1;S2:接收2)所使用的电缆是用三根完全一样的射频电缆并扎而成。而当电缆线长度大于100米时,一般就采用带前置放大的方法来增强接收信号。这样做导致产品成本大增,并且产品的安全性、互换性、可维修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声波仪一发双收测井换能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声波仪一发双收测井换能器,包括F发射器、S1接收器、S2接收器,F发射器、S1接收器、S2接收器相互通过隔声管连接,在F发射器一端连接电缆接头,电缆接在电缆接头上,电缆中并扎有F发射器电缆、S1接收器电缆和S2接收器电缆,F发射器电缆接F发射器,S1接收器电缆接S1接收器,S2接收器电缆接S2接收器,F发射器电缆直径大于S1接收器电缆和S2接收器电缆直径。
F发射器电缆、S1接收器电缆和S2接收器电缆采用射频电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在换能器的F发射器采用芯线较粗(芯线电阻较小)的射频电缆电阻小于20Ω,而S1接收器、S2接收器两部分仍采用线径较小的射频电缆。充分考虑采用的电缆的电阻对发射信号的耗损和电缆的芯线与屏蔽层之间电容和芯线间电容对发射信号的耗损。使得F发射器电缆芯线电阻小于换能器的压电陶瓷主频时的等效电阻,F发射器电缆的芯线与屏蔽层之间的电容以及芯线间电容须小于换能器压电陶瓷的电容的一半。这样才能使得F发射器的信号的线损较小,使得换能器的F发射器部分的发射能量得到保障。这样一是可以保证换能器的发射信号能量,使得接收信号较强,能很好满足检测需求,不需要采用加前置放大的方法;二是换能器所用电缆重量较小,使得制作成本较低;三是换能器的安全性和可维修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能器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换能器的局部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声波仪1通过电缆3连接一发双收测井换能器2,一发双收测井换能器2放置在测井4中,所述的一发双收测井换能器2包括F发射器6、S1接收器8、S2接收器9,F发射器6、S1接收器8、S2接收器9相互通过隔声管7连接,在F发射器6一端连接电缆接头5,电缆3接在电缆接头5上,电缆3中并扎有F发射器电缆10、S1接收器电缆12和S2接收器电缆11,F发射器电缆10接F发射器6,S1接收器电缆12接S1接收器8,S2接收器电缆11接S2接收器9,F发射器电缆10直径大于S1接收器电缆12和S2接收器电缆11直径;F发射器电缆10、S1接收器电缆12和S2接收器电缆11采用射频电缆。F发射器电缆10接声波仪1的F插口,S1接收器电缆12接声波仪1的S1插口,S2接收器电缆11接声波仪1的S2插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无线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湘潭无线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8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头及包括该动力头的挖掘机械
- 下一篇:一种油气运聚仿真物理模拟实验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