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绞车钢丝绳防磨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7809.6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0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辉;韩树标;王存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00 | 分类号: | B66B1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7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绞车 钢丝绳 磨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机械保护装置,具体是一种双向绞车钢丝绳防磨损装置。
背景技术
各矿区大都设有为了缓解矿井运输压力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复用率的回收部门,位于井下的回收部门是一个综合性保障单位,其所承担的主要工作就是回收、修复及制作。回收部门的井下车间位置相对固定,车间内为了便于工作,大都安装有用于拖拽矿车的双向绞车。双向绞车的使用大大的方便了回收工作的进行、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双向绞车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如下问题:
(1)由于有些矿井的巷道并不笔直,巷道内轨道的敷设也就不直,因此导致了双向绞车的稳装与尾部绞车回转绳轮的稳装不在同一直线上,巷道内轨道的走向呈波浪线,位于轨道外侧的双向绞车的钢丝绳就会与轨面多处相交。又由于绞车的运输距离长,绞车运行过程中常常造成双向绞车的钢丝绳经常“跳”到轨道内部,被矿车的轮对碾压,这样也就对使用中的钢丝绳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使其产生断丝、断股等,减少了其使用的寿命。
(2)在日常修复工作中基本上每天都需要使用双向绞车拖拽重物,而双向绞车的钢丝绳因为找不到好的放置方法和应对措施,造成了钢丝绳长时间拖垂于地面运行、与地面发生滑动摩擦。通过观察发现,双向绞车的托绳辊在负重钢丝绳跌落后,钢丝绳无法自行回到托绳辊上从而造成钢丝绳与地面发生滑动摩擦。此外,双向绞车的托绳辊上也没有有效防止钢丝绳跌落的防范措施,其结果就是致使绞车钢丝绳的磨损量加大,减少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3)双向绞车在不使用的时候,绞车钢丝绳长时间的拖垂在车间巷道地面上,而车间巷道地面上由于矿井的潮湿与矿井水等因素会有很多的积水浅坑和煤泥,带有腐蚀性作用的矿井水和煤泥也会增加对双向绞车钢丝绳体的锈蚀,而每次为双向绞车钢丝绳体刷防锈蚀润滑油的工作量又是巨大的,但是防锈蚀的效果也不大。
(4)目前所使用的钢丝绳尾部回转绳轮采用的是无轴承滑动的普通滑轮回转绳轮,因为轴与滑轮之间没有轴承的缘故,会造成轴与滑轮零件的金属发生磨损,从而改变了轴与滑轮原有的配合,也就增加了滑轮的轴向窜动与径向跳动,也更易导致钢丝绳脱出滑轮的绳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滑轮轴与孔磨损严重就需要对其进行更换,以此来保障双向绞车的运行安全与设备安全。
(5)如果双向绞车钢丝绳没有一定的预张力时,必定会在拖拽重物的过程中出现绞车钢丝绳在托绳辊上发生打滑的现象而无法拖拽重物。目前在拉紧绞车钢丝绳时,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正反螺纹旋入的方式拉紧尾部的滑轮,该方法存在的缺点是调整距离较小,占用的安装距离较长、空间大。每次调整双向绞车钢丝绳的预张力时,由于正反螺纹调整距离有限,都需要将正反螺纹旋松后,再缩短或延长连接正反螺纹两端的细钢丝绳,才能通过调整正反螺纹的松紧,使得双向绞车钢丝绳拉紧并达到所需要的预张力。这种方法在实际日常的操作过程中比较繁琐,并且浪费时间和不易掌握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向绞车钢丝绳防磨损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向绞车钢丝绳防磨损装置,包括头部撑绳与托绳辊装置、中部托绳辊组、尾部换向绳轮装置和换向绳轮拉紧装置;其中,头部撑绳与托绳辊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有两排第一托绳辊组,每排第一托绳辊组包括两根前后对齐且平行设置的第一托绳辊;支架上位于其中一排第一托绳辊组上的两根第一托绳辊之间垂直固定有第一撑绳辊,支架上位于另外一排第一托绳辊组上的两根第一托绳辊之间垂直固定有第二撑绳辊和第三撑绳辊,并且第二撑绳辊和第三撑绳辊错开设置;中部托绳辊组包括两排第二托绳辊组,每排第二托绳辊组包括若干个前后对齐且平行设置的第二托绳辊,两排第二托绳辊组与两排第一托绳辊组分别对齐设置;第二托绳辊倾斜安装于支撑座上,第二托绳辊的轴线与水平面夹角为10°,每排的各个第二托绳辊按向左向右倾斜方向不同而逐个交替布置;尾部换向绳轮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垂直固定有主轴,主轴上转动套接有轮体,底板后端开设有连接孔;换向绳轮拉紧装置包括底架,底架上固定有轴承架,轴承架上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棘轮,轴承架上位于棘轮下方的位置弹性铰接有用于卡固棘轮的棘爪,转轴上绕固有拉紧绳,拉紧绳的另一端固接在尾部换向绳轮装置的底板连接孔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7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倒换焦罐的底闸门
- 下一篇:一种饮料保质瓶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