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常开防火门温电双控液压闭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7796.2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8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宇楠 |
主分类号: | E05F15/02 | 分类号: | E05F15/02;E05F15/18;E05F15/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开 防火门 温电双控 液压 闭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常开防火门温电双控液压闭门器。
背景技术
目前,闭门器通常选用电控和手动两种控制方法,常规环境下应用顺利,但在火灾情况下无法自动关闭门扇以阻止火灾蔓延;此外,市面上也存在一些利用温敏电阻或其他电子信号等形式的防火闭门器,其感温效果较差且不稳定,需要监控人员手动控制,无法做到火灾时快速反应,减少火灾损失。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常开防火门温电双控液压闭门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常开防火门温电双控液压闭门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摇臂一端相铰接,所述摇臂另一端与安装在门板上的连接板相铰接;所述转轴另一端设置有带动转轴的棘轮,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棘轮配合的棘爪,所述棘爪上端与固定在壳体内的第一连接柱相铰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驱使棘爪脱离棘轮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棘爪下端的突起部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传动机构的卡柄,所述卡柄上端与与固定在壳体内的第二连接柱相铰接,所述卡柄下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卡柄旋转的温控机构和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连杆、处于压缩状态的回复弹簧以及用于固定弹簧的第一固定块,所述曲柄一端与棘爪末端的突起部连接,所述曲柄另一端与连杆相铰接,所述回复弹簧套设在连杆上;所述回复弹簧左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块上,其右端由连杆上的销钉挡住。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机构依次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感温管、带有压缩弹簧的支撑杆以及挡块,所述感温管置于第二固定块与挡块之间,所述挡块与支撑杆一端相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支撑杆另一端,压缩弹簧左侧与支撑杆上的螺母相连接,右侧与第二固定块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内部采用感温管作为温控机构的核心,在火灾时能感应周围温度,快速反应,使门扇能够及时关闭,同时也具备电控功能,能够在其他情况下人为控制门扇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转轴,3-棘轮,4-第一连接柱,5-棘爪,6-曲柄,7-第二连接柱,8-连杆,9-回复弹簧,10-第一固定块,11-卡柄,12-挡块,13-感温管,14-摇臂,15-支撑杆,16-压缩弹簧,17-第二固定块,18-电磁阀,1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考图1,一种常开防火门温电双控液压闭门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一侧设置有转轴2,所述转轴2一端与摇臂14一端相铰接,所述摇臂14另一端与安装在门板上的连接板19相铰接;所述转轴2另一端设置有带动转轴2的棘轮3,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棘轮3配合的棘爪5,所述棘爪5上端与固定在壳体1上的第一连接柱4相铰接,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棘爪5脱离棘轮3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棘爪5下端的突起部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传动机构的卡柄11,所述卡柄11上端与与固定在壳体1上的第二连接柱7相铰接,所述卡柄11下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卡柄11旋转的温控机构和电磁阀。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6、连杆8、处于压缩状态的回复弹簧9以及用于固定回复弹簧9的第一固定块10,所述曲柄6一端与棘爪5末端的突起部连接,所述曲柄6另一端与连杆8相铰接,所述回复弹簧9套设在连杆8上,回复弹簧9左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块10上,其右端由连杆上的销钉挡住。
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控机构依次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7、感温管13、带有压缩弹簧16的支撑杆15以及挡块12,所述感温管13置于第二固定块17与挡块12之间,所述挡块12与支撑杆15一端相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16舍在支撑杆15另一端,压缩弹簧16左侧与支撑杆15上的螺母相连接,右侧与第二固定块17相连接。
为了更好的起到阻尼作用,转轴2配套设置有液压结构,使其转动时具有缓冲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宇楠,未经陈宇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77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