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导热保温锅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57339.3 | 申请日: | 2012-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1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冯达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达发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4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导热厨具,尤其涉及一种高导热保温锅具,属于厨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锅具的锅体都是采用单层金属材料做成的。采用此种结构的锅具,金属材料为热能的导体,但导热性能不高,导致热能损失较多,能源消耗较大,不能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号“201020685189.X”公开了一种高导热厨具,公开日为2011年12月14日,该高导热厨具由内层、外层,以及封闭在内层和外层之间的散热夹层三部分组成。对应所述的高导热厨具,还设置有环状火焰限位体。所述的火焰限位体由金属外层和限位体导热层两部分组成。
虽然上述专利的导热性能有所提高,但还仍然存在如下不足:一、其比现有的单层金属材料做成的锅具导热效果好,但导热效果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热能利用率仍然不高。二、上述专利技术中的锅具保温性能较低,因此在使用功能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锅具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导热保温锅具,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更加快捷的导热性能,能够对食物均匀加热,并且具有保温功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一种高导热保温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内层锅体和外层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还包括真空腔层和导热层,锅体由外至内依次为外层锅体、真空腔层、导热层和内层锅体,导热层设置在内层锅体表面上。
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为80—120微米。
所述的导热层为石墨膜层或石墨烯膜层。
所述导热层粘接在内层锅体表面上。
所述真空腔层的厚度为200—300微米。
所述内层锅体和外层锅体均为铝或不锈钢或铜,且内层锅体和外层锅体的材质相同。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锅体还包括真空腔层和导热层,锅体由外至内依次为外层锅体、真空腔层、导热层和内层锅体,导热层设置在内层锅体表面上,采用此结构,设置的导热层使锅体具有更加快捷的导热性能,还能够对锅体内的食物均匀传导加热,降低了能源消耗,并且设置的真空腔层,又使锅体具有保温功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导热层和真空腔层的同时设置,使锅体同时具备了导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并且导热性能明显优于现有技术中的锅具。
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热层的厚度为80—120微米,此厚度的导热层,与其它层结构结合,使导热作用发挥得最佳,太厚或太薄均会影响锅体的导热性和保温性。
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热层为石墨膜层或石墨烯膜层,石墨膜层或石墨烯膜层,具有独特的散热和隔热性能,与其它层状结构结合,使锅体的导热性和保温性达到最佳。
四、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热层粘接在内层锅体表面上,采用粘接的方式,使导热层与内层锅体的一体性更好,并且制备工艺更简单。
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真空腔层的厚度为200—300微米,如果太厚,影响锅体的导热性能,太薄影响锅体的保温性能,因此采用200—300微米使导热性能或保温性能达到平衡。
六、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层锅体和外层锅体均为铝或不锈钢或铜,采用这些材质能更好的与导热层配合,提高导热和保温效果,且内层锅体和外层锅体的材质相同,使内层锅体和外层锅体的导热性能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内层锅体,2、外层锅体,3、真空腔层,4、导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高导热保温锅具,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内层锅体1和外层锅体2,所述锅体还包括真空腔层3和导热层4,锅体由外至内依次为外层锅体2、真空腔层3、导热层4和内层锅体1,导热层4设置在内层锅体1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导热层4的厚度为80—120微米,例如,可以选择80、100或120微米,此为优选方式,并不局限于这些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的导热层4为石墨膜层或石墨烯膜层,此为优选,但不局限于这些,其它的导热材料也可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导热层4粘接在内层锅体1表面上,粘接为最佳方式,但并不局限于粘接,也可选择镀膜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为,所述真空腔层3的厚度为200—300微米,例如,可以选择200、260或300微米,此为优选方式,并不局限于这些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达发,未经冯达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73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