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多用山茱萸肉核剥离机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5834.0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0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贵 |
主分类号: | A23N3/00 | 分类号: | A23N3/00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杨士钧 |
地址: | 474350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用 山茱萸 剥离 料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用山茱萸肉核剥离机料斗。
背景技术
山茱萸作为一种中药,是由山茱萸果实去核后成为山萸肉,方作为药材使用。山茱萸果实属于浆果,如果采用直接压榨的方法,存在肉核不易分离,且有效成分损失严重,皮肉破碎过度等缺陷,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山茱萸剥离机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山茱萸肉核剥离机料斗只适合才采摘的山茱萸(即湿果)剥离;由于干的山茱萸(即干果)在料斗里下料时会蜂拥而下,导致干的山茱萸肉核剥净率不高,此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辅助下料、且下料均匀、工作效率高的新型干湿多用山茱萸肉核剥离机料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山茱萸剥离机料斗本体底部设有间隔设置的下料口,在料斗里设置有上、下两层分流板,下层分流板的下端设置有开口并与料斗的下料口接触;上层分流板呈“L”型,竖直方向的为隔板,在上层分流板的水平方向末端设置有开口,开口的大小可调。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制成的山茱萸肉核剥离机料斗,解决了现有山茱萸肉核剥离机料斗不能同时进行干湿山茱萸自动下料剥离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克服干山茱萸剥净率不高的现象,有序的控制干湿山茱萸下料时间及下料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提高干果的剥净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干湿多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层分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下层分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料斗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料斗的右视图。
附图中,1.料斗本体,2.上层分流板,3.下层分流板,4.下层分流板开口,5.隔板,6.上层分流板开口,7.螺栓,8.料斗下料口,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多用山茱萸肉核剥离机料斗具有料斗本体1,在山茱萸剥离机料斗本体底部设有间隔设置的下料口8,在料斗1里设置有上、下两层分流板2、3,下层分流板3的下端设置有开口4并与料斗的下料口8接触;上层分流板2呈“L”型,竖直方向的为隔板5,在上层分流板2的水平方向末端设置有开口6,开口6根据干山茱萸(干果)下料需要,可以通过挡板9往内外移动并用螺栓7固定挡板9来调节开口6的大小。
工作时,将山茱萸干湿用隔板5分开,湿山茱萸(湿果)在下层分流板3的作用下,再由剥离机上的下料调节轴的旋转下,有序地控制下料时间和下料量;干山茱萸(干果)在上层分流板2的作用下,从上层分流板2的开口6下料,干果的下料量可以通过开口6的大小来调节,而开口6的大小可以通过挡板9往内外移动并用螺栓7固定挡板9来调节,这样,干果就不会蜂拥而下,有序均匀下料,可以使干果的肉核彻底分离,达到剥离干净的目的。
上面所述的实施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贵,未经王东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5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粉输送管道正压输送罗茨风机散热装置
- 下一篇:液压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