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携车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55745.6 | 申请日: | 2012-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6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益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益成 |
| 主分类号: | B60R9/10 | 分类号: | B60R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行车的携车架。
背景技术
已知的携车架例如中国台湾M389065号专利所揭示,为了能提供给任何种类的自行车定位,故皆固设于汽车的车体外部,例如后车厢的外侧,或是汽车的车顶。
然而,汽车在载运自行车的过程中,由于该自行车位于汽车车体之外,故会有诸多问题,其一,该自行车易遭受日晒雨淋,造成该自行车的零件容易被氧化而加速其耗损速度;其二,该自行车易蒙上一层沙尘,使该自行车外观遭致污损,使用者骑乘前必须擦拭干净方可上路;其三,该自行车容易遭受强风吹拂,当该携车架的固定效果不佳时,该自行车容易被强风吹落于路面,轻则该自行车严重受损,重则使行驶于该汽车后方的车辆发生车祸;其四,该携车架或该自行车容易遭窃。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已知携车架用以固定前后轮的承置件位于同一直线,故前后轮直接固定于二承置件的效果差,所以需要利用一支撑件才能让整个车体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供自行车稳固地固定的携车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携车架,用以供固定一自行车,该自行车包含一车架、一前轮和一后轮,该车架包括二前叉和二后叉,该前轮可转动地设于二前叉之间,该后轮可转动地设于二后叉之间,二前叉分别包括一前叉钩爪,该携车架包含一第一横杆、一第二横杆、一第一固定装置与一第二固定装置;
该第一横杆设有至少一前叉固定件,该前轮自二前叉上拆卸下之后,该前叉固定件用以供二前叉的前叉钩爪固定于其上;
该第一固定装置包含一第一承置件和一第一固定件,该第一承置件设于该第一、第二横杆之间,该第一承置件用以供拆卸下的前轮承置于其上,该第一固定件用以将该前轮固定于该第一承置件与该自行车的车架其中一者;
该一第二固定装置包含一第二承置件,该第二承置件设于该第二横杆远离该第一横杆的一侧,该第二承置件与该第一承置件交错设置,该第二承置件用以供该后轮承置于其上。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含一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承置件凹设一第二限位槽,该第二限位槽用以供所述后轮承置于其上,该第二固定件用以将所述后轮固定于所述第二承置件。
所述后轮包括若干个辐条,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二夹片及一紧固结构,该二夹片的一端可枢摆地设于所述第二承置件的宽度方向两侧,当该二夹片枢摆至夹合位置时,该二夹片的另端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底面的间距大于所述后轮的轮径,该紧固结构穿过所述后轮的辐条间的缝隙,并将二夹片固定于夹合位置,使该二夹片夹掣住所述后轮。
所述第二承置件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二滑轨,各该滑轨形成一第一段落和一第二段落,该第一段落的开口幅宽小于该第二段落的开口幅宽,各所述夹片的一端弯折形成一勾状部,该勾状部的自由端形成一滑块,该滑块的最宽处的幅宽小于该第一段落的开口幅宽,该滑块的最宽处的幅宽大于该第二段落的开口幅宽,令该滑块可滑移地设于该第一段落并可自该第二段落脱离该滑轨。
所述前叉固定件包含一固定座和一快拆装置,该固定座开设一轴孔,该快拆装置包含一快拆心轴、一快拆把手、一锁固件与一抵顶件及二弹性件,该快拆心轴可拆卸地穿设于该固定座的轴孔,该快拆心轴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快拆把手枢设于该第一端,该锁固件设于该快拆心轴的第二端,该抵顶件设于该快拆心轴的第一端,该二弹性件分别套设于该快拆心轴,且其中一弹性件位于该固定座与该锁固件之间,另一弹性件位于该固定座与该抵顶件之间。
所述第一承置件凹设一第一限位槽,该第一限位槽用以供拆卸下的所述前轮承置于其上。
所述的携车架更包含一第三横杆,所述第二承置件设于所述第二、第三横杆之间。
所述的携车架更包含若干个第一固定装置以及若干个第二固定装置,该些第一固定装置的第一承置件与该些第二固定装置之第二承置件呈交错设置。
所述的携车架更包含至少一定位件,该定位件包含一上座、一下座和若干个螺固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横杆至少一者包括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该第一段的顶面形成一第一滑槽,该第二段的顶面形成一第二滑槽,该些螺固件将该上座与该下座锁固于该第一、第二滑槽的交界处,令该第一、第二段相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益成,未经林益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5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撞型包装盒
- 下一篇:汽车天窗玻璃包边发泡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