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4722.3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周锡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锡卫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18;F24H9/20;F03D9/00;H02N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发电 蓄能 供热 供电系统 | ||
1.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组件(1)、风力发电机(2)、光电控制器(3)、风电控制器(4)、直流电力调配器(5)、系统智能控制器(6)、系统总线(7)、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8)、直流加热电力母线(9)、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11)、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固定支架(12)、电力加热器组(13)、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保温层(14)、原水生活用水进水管(15)、生活用水加温进水管(15A)、测温调控阀门A(16a)、测温调控阀门B(16b)、测温调控阀门C(16c)、测温调控阀门D(16d)、测温调控阀门E(16e)、测温调控阀门F(16f)、测温调控阀门G(16g)、热媒交换回流管A(17a)、热媒交换回流管B(17b)、热媒散热取暖器A(18a)、热媒散热取暖器N(18n)、高温热媒交换装置(19)、热媒调温箱(20)、系统电源模块(21)、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置(22)、生活热水调温箱(23)、生活热水出水管(24)、调温热媒传输管A(25)、调温热媒传输管B(29)、高温热媒管(26)、高温生活用水管A(27)、原水生活用水管A(28A)、原水生活用水管B(28B)、发电供电子系统(30)、直流电力输入端(31)、充电直流母线(32)及人工操作面板(33)组成,其特征是:
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11)通过固定支架(12)固定在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中;
电力加热器组(13)固定在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中;
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设有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保温层(14);
由光伏发电组件(1)连接光电控制器(3)并接入直流电力调配器(5);
风力发电机(2)连接风电控制器(4)并接入直流电力调配器(5);
发电供电子系统(30)的直流电力输出端(305)接入直流电力调配器(5);
直流电力输入端(31)接入直流电力调配器(5);
直流电力调配器(5)分别连接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8)、直流加热电力母线(9)和充电直流母线(32);
系统电源模块(21)连接系统智能控制器(6)及通过系统总线(7)连接光电控制器(3)、风电控制器(4)、直流电力调配器(5)、测温调控阀门A(16a)、测温调控阀门B(16b)、测温调控阀门C(16c)、测温调控阀门D(16d)、测温调控阀门E(16e)、测温调控阀门F(16f)、测温调控阀门G(16g)、高温热媒交换装置(19)、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置(22)以及发电供电子系统(30)的总线接口(331);
系统智能控制器(6)连接人工操作面板(33)并通过系统总线(7)连接光电控制器(3)、风电控制器(4)、直流电力调配器(5)、测温调控阀门A(16a)、测温调控阀门B(16b)、测温调控阀门C(16c)、测温调控阀门D(16d)、测温调控阀门E(16e)、测温调控阀门F(16f)、测温调控阀门G(16g)、高温热媒交换装置(19)、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置(22)以及发电供电子系统(30)的总线接口(311);
原水生活用水进水管(15)经生活用水加温进水管(15A)并通过测温调控阀门E(16e)连接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11);
原水生活用水进水管(15)经原水生活用水管A(28A)并通过测温调控阀门A(16a)连接生活热水调温箱(23);
高温生活用水储水箱(11)通过高温生活用水管A(27)连接测温调控阀门B(16b)并接入高温生活热水交换装置(22)及连接高温生活用水管B(28)接入生活热水调温箱(23)并连接测温调控阀门F(16f)再接生活热水出水管(24);
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预先储存液体热媒;
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经高温热媒管(26)及测温调控阀门C(16c)接入热媒调温箱(20)并连接调温热媒传输管A(25)后接入高温热媒交换装置(19),再经调温热媒传输管B(29)接入热媒散热取暖器A(18a)及热媒散热取暖器N(18n)并分别经热媒交换回流管A(17a)及测温调控阀门D(16d)接入高温加热保温热媒箱(10)和经热媒交换回流管B(17b)及测温调控阀门G(16g)接入热媒调温箱(20);
发电供电子系统(30)分别连接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8)、充电直流母线(32)、系统总线(7)以及市电(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发电蓄能供热供电系统,所述发电供电子系统(30)含有AC/DC电路(300)、充电与放电电路(301)、蓄电池组A(302a)、蓄电池组B(302b)、DC/AC模块(303)、交流电力输出端(304)、直流电力输出端(305)、充电母线接入端(306)、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输入端(307)、市电输入端(308)、市电旁路电控开关(309)、内部总线(310)、总线接口(311)、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电控开关(313)及市电(40)组成;特征是:
充电母线接入端(306)通过充电与放电电路(301)连接蓄电池组A(302a)和蓄电池组B(302b);
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输入端(307)通过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连接DC/AC模块(303)及交流电力输出端(304);
新能源电力直流供电母线输入端(307)通过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连接直流电力输出端(305);
市电(40)连接市电输入端(308)并通过电控开关(313)、AC/DC电路(300)、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及充电与放电电路(301)接蓄电池组A(302a)和蓄电池组B(302b);
市电(40)连接市电输入端(308)并通过电控开关(313)、AC/DC电路(300)、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及直流电力输出端(305);
蓄电池组A(302a)和蓄电池组B(302b)通过充电与放电电路(301)接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及直流电力输出端(305);
蓄电池组A(302a)和蓄电池组B(302b)通过充电与放电电路(301)接直流电力调控模块(312)连接DC/AC模块(303)及交流电力输出端(304);
市电(40)经市电输入端(308)并通过市电旁路电控开关(309)连接交流电力输出端(304);
内部总线(310)分别连接总线接口(311)、充电与放电电路(301)、DC/AC模块(303)、市电旁路电控开关(309)、电控开关(313)及AC/DC电路(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锡卫,未经周锡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47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肥料原料粉碎机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