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洞无矮边墙浇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3770.0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1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军;龚俊;邵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五新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洞 无矮边墙 浇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洞无矮边墙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现代隧洞衬砌过程中,均采用钢模台车进行衬砌。在钢模台车进行衬砌之前,一般需要先超前浇筑矮边墙,以便钢模台车边模能与浇筑好的矮边墙搭接,便于完成隧洞边模的衬砌。但浇筑矮边墙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对于隧洞较长,工程量较大的隧洞,浇筑矮边墙影响施工效率,且增加施工成本;二是尤其在水工隧洞中,一般水工隧洞均需过水,从力学角度来说,水工隧洞的矮边墙浇筑的高度越矮越好,矮边墙浇筑高度越矮,其与边墙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接缝越矮,越有利于隧洞底部的受力,有利于提高隧洞的力学强度。另一方面,矮边墙浇筑越高,底部模板越不好支撑。传统的支撑方式是设置撑地千斤,但这种支撑方式容易发生跑模和错台现象。在隧洞施工过程中,提供一种用于衬砌台车的无矮边墙浇筑装置,对隧洞的施工具有积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解决隧洞施工中浇筑矮边墙所引起的施工问题的隧洞无矮边墙浇筑装置。
一种隧洞无矮边墙浇筑装置,包括纵连撑管、小动模油缸、小动模、底板支撑千斤、撑轨千斤和支撑座,所述小动模的一端铰接在台车边墙模板的底部,另一端为支撑端,所述台车边墙模板和门架立柱之间安装有纵连撑管,所述小动模油缸安装在所述小动模和所述纵连撑管之间带动所述小动模围绕铰接点旋转折叠,所述小动模和所述门架立柱之间还安装有浇筑时固定所述小动模的支撑装置,所述小动模的支撑端通过密封装置安装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支撑千斤和撑轨千斤,所述底板支撑千斤安装在所述小动模和台车底纵梁之间,所述撑轨千斤安装在所述台车边墙模板和地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撑轨千斤安装在地面的一端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与地面固定,侧面支撑在轨道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小动模的支撑端底部为楔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密封装置包括钢楔、木楔、木条和工程胶带,所述木楔、木条和工程胶带固定在所述小动模的支撑端的底部,密封所述小动模和地面之间的间隙,所述小动模上安装有固定所述木楔在水平方向移动的所述钢楔。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首先改变传统的隧洞衬砌台车的边墙模板下边模整板的结构,增加设置小动模,并增加小动模油缸。隧洞台车在进行立模或脱模时,通过控制小动模油缸即可完成小动模的立模与脱模。设置小动模油缸,保证施工操作的方便性,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小动模底部设计成楔形,方便密封装置的安装;
2、密封装置采用木楔、木条和工程胶带,通过木楔、木条、工程胶带的组合,即可完成小动模底部楔形的封堵,实现无矮边墙式浇筑。该装置造价成本低,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3、通过底部支撑千斤与撑轨千斤的组合,实现底部模板的交错式支撑,同时支撑千斤的支撑位置处于合理受力位置,使底部模板的侧向力通过交错式支撑千斤得到较好的分解;撑轨千斤处设置支撑座,并支撑于轨道处,改变了传统的直接支撑于地面的方式,本装置的支撑依靠台车自重产生的压力作用于轨道,依靠轨道与地面的摩擦力实现支撑座的固定,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衬砌台车的无矮边墙式浇筑及底部模板的有效支撑,尤其是对于水工隧洞的施工。本装置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改变了传统隧洞施工需浇筑矮边墙的施工工艺,有效的保证浇筑成型混凝土的成型强度。尤其对于水工需过水隧洞,大大提高了隧洞底板与边墙拐角处的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台车上后的正视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台车上后的左视图。
图2为图1 I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五新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五新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3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