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毂升降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3626.7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4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薛振东;李占宝;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兴龙轮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0 | 分类号: | B22D17/20;B22D29/04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13102 | 代理人: | 许久利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升降 搬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轮毂升降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铝合金轮毂铸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压铸成型后冷却的毛坯轮毂由压铸机上层平台转送到下层平台的辊道上。目前该道轮毂转送工序多采用人工操作,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容易造成轮毂的磕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取代人工操作完成轮毂由上层平台向下层平台转送的轮毂升降搬运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毂升降搬运装置,它具有一方形立柱,该立柱上设置一方形活动套,该活动套的一侧安装一平置的叉形托臂,一齿形带与所述的活动套相连接,在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一与所述的齿形带啮合的被动齿形带轮,在所述立柱的下部设置有一减速电机,该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一与所述的齿形带啮合的主动齿形带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在所述活动套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立柱的外侧面配合的滑块,在所述立柱与所述活动套之间设置有滚轮,所述的滚轮穿装在横置的滚轮轴上,所述的滚轮轴与所述的活动套相连接,所述滚轮的轮缘面与所述立柱的外侧面接触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取代人工操作完成轮毂由上层平台向下层平台的转送,从而降低轮毂生产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有效避免由工人搬运造成的轮毂磕碰损伤,保证轮毂产品质量;
2、能够满足自动化轮毂生产要求;
3、设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配置和使用方便,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轮毂升降搬运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轮毂升降搬运装置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附图1,本轮毂升降搬运装置具有一方形立柱1,该立柱1采用空心结构,固定在压铸机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的一侧。装配在立柱1上有一方形活动套2,该活动套2的右侧面上固定安装一叉形托臂3,该叉形托臂3的叉体水平设置,可采用两杆叉体结构、三杆叉体结构或者四杆叉体结构,附图实施例的叉形托臂3为四杆叉体结构。一环形齿形带4与活动套2相连接。在立柱1的上端悬吊一被动齿形带轮5,该被动齿形带轮5与齿形带4相啮合。在立柱1的下部固定设置一由电机和减速机组成的减速电机6,该减速电机6的输出轴上安装一主动齿形带轮7,该主动齿形带轮7与齿形带4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叉形托臂3位于压铸机上层平台位置;压铸机压铸成型并冷却的毛坯轮毂自检完成后被转送至叉形托臂3的上面,然后减速电机6启动,通过齿形带4带动活动套2向下运动,使叉形托臂3下降到压铸机下层平台的位置,并将毛坯轮毂放到下层平台的辊道上,完成毛坯轮毂由上层平台向下层平台的转送;转送完成后减速电机6再次启动,将叉形托臂3送至压铸机上层平台位置,一个工作循环结束。
如附图2,本实用新型在活动套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立柱1的外侧面配合的滑块8,滑块8共四块,设置在活动套2的两个前后内侧面上,每一个侧面上分别设置上下两块。在立柱1的左侧和右侧位于立柱1与活动套2之间设置有滚轮9,滚轮9在每一侧分上下设置两组,每一组按一定间距设置两个滚轮,每两个滚轮穿装在一横置的滚轮轴10上,各滚轮轴10的两端与活动套2相连接。具体实施时,滚轮9可采用轴承。上述滑块8和滚轮9的设置,使活动套2与立柱1的相对运动配合性能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其它物品的升降搬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兴龙轮毂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兴龙轮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3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抓取升降机械手机构
- 下一篇:连铸机结晶器足辊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