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横向稳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3617.8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5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迎浩;杨彦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横向 稳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悬架系统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横向稳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为防止车辆转弯时在较大的侧向力作用下造成车身侧倾角过大,一般车身悬架系统上都会装上横向稳定杆来减小车身的侧倾角,但较大的横向稳定杆刚度又会对在不平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平顺性变差。
对可能行驶于较差路面的车辆,如SUV、越野车包括军车悬架系统常常会面临下面一些问题:车辆在好路上行驶时,车速较高,常常需要高速转向,这种状态下车辆所受侧向力较大,此时有必要加入横向稳定杆以提高车辆的侧倾角刚度,减小车身侧倾角;但在较差的越野路面行驶时,由于路面不平,特别是对于独立悬架而言,传统的横向稳定杆往往将左右悬架的冲击和振动相互传递,使得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变差,此外,在较差路面行驶时,车速通常很低,遇到较大侧向力的工况极少,因此对横向稳定杆的作用需求较少,而对悬架系统刚度的提高需求较为迫切。因此设计一种可根据路面情况好坏及车辆具体行驶工况而切换使用的横向稳定装置显得极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横向稳定装置,使车辆在平稳路段或颠簸行进时均能保持较好的平顺性、舒适性,在大侧向力工况下有效减小车身侧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横向稳定装置,它包括吊杆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在吊杆连接装置间设有摆杆,摆杆的一端设有齿轮,齿轮与中间齿齿合。
所述摆杆为对称设置的两根金属圆杆。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中间齿同具有啮合齿副的摆杆相连接的结构,通过中间齿的固定与否来实现本装置两种功能间的切换,即:当中间齿未被固定可任意转动时,本装置的作用相当于普通的横向稳定杆,可提高系统的侧倾角刚度,减小车辆在较大侧向力下的车身侧倾角,用于抑制车辆在好路行驶时高速转弯引起的侧倾;当中间齿被固定时,摆杆通过啮合齿副将端部与中间齿一同固定,此时摆杆起扭杆弹簧的作用,以提高系统垂直刚度,可用于增加车辆在颠簸路段的舒适性,因此本装置兼具普通横向稳定杆和副簧的作用,实现了车身的可操控性与舒适性的两者兼顾。本装置主体部分为机械结构,成本较低,既可通过机械方式切换也可通过电控等其他方式切换,因此在低端到高端车辆上均可布置,同时在高端车辆上可实现主动控制,进一步提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更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吊杆连接装置4,5,在吊杆连接装置4,5间设有两根摆杆6,7和中间齿1,其中一根摆杆6的一端设有齿合2,另一根摆杆7的一端设有齿副3,齿合2和齿副3均与中间齿1齿合。齿合2和齿副3的布置可根据需要来确定,只需满足其与中间齿1啮合后,当中间齿1不固定时齿合2和齿副3能同向摆动,以及当中间齿1固定后,齿合2和齿副3也随中间齿1固定的要求。该配对啮合2和齿副3可采用各种接合形式,如:齿轮啮合和花键啮合。摆杆6,7为对称设置的两根金属圆杆,具体结构形状也可根据系统需要确定,同普通的横向稳定杆一样,可以是空间曲线结构,也可以是平面直线段结构;中间齿1的固定与松开切换方式可以是机械式也可以通过电控等其他方式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车辆行驶于较好路面时,将中间齿1松开设置为可任意转动,摆杆6,7通过啮合2齿副3与中间齿1的啮合作用保持同步摆动,此时的摆杆6、7如同一个整体的横向稳定杆,通过其整体弹性扭转作用达到与一般横向稳定杆相同的作用效果,本装置此时只起横向稳定杆作用,以减小车辆在大侧向力作用下的车身侧倾角,同时车辆悬架系统处于较低的刚度状态,以提高车辆的平顺性;当车辆行驶在较差路面时,由于车速较低,受较大侧向力作用的情况极少,此时通过切换,将中间齿1固定后,摆杆6、7通过其一端的啮合2齿副3与中间齿1的啮合作用将相应端固定,此时摆杆6、7各自成为一个独立的扭杆弹簧,用以提高悬架系统的垂直刚度,本装置此时只起副簧作用以提高车辆悬架系统的刚度,减小较差路面形成的对车身的冲击,以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36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