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水位监测集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2250.8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4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彬斌 |
主分类号: | G01F23/22 | 分类号: | G01F2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水位 监测 集成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系统,特别涉及的是一种远程水位监测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水灾每年都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所以水利局提供24小时不间断对水位进行监测,目前的水位监测均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经常会受到测控距离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远程水位监测集成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程水位监测集成系统,包括水位探测电路、触发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报警电路和发光指示电路,所述水位探测电路的输出信号传输至触发电路和发光指示电路,所述触发电路的输出信号传输至单片机控制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信号发送至GSM收发模块电路。
所述水位探测电路由分别安装在江河水位适当位置处的检测低水位探测头a、检测中水位探测头b、检测中高水位探测头c、检测高水位探测头d以及主电极E采集水位信号。
所述发光指示电路由检测低水位探测头a、检测中水位探测头b、检测中高水位探测头c、检测高水位探测头d输出端分别连接的发光指示 灯LED1、LED2、LED3、LED4构成。
所述触发电路由检测低水位探测头a、检测中水位探测头b输出端依次连接的二极管D5-D7、触发开关SCR1,以及检测中高水位探测头c、检测高水位探测头d输出端依次连接的二极管D8-D10、触发开关SCR2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组水位检测探头,能够测出江河水位等的高、中、低水位情况,并分别给予报警,适合于偏远地区、距离远对水位信号的采集,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易组网、监测距离远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远程水位监测集成系统,包括水位探测电路1、触发电路2、单片机控制电路21、报警电路22和发光指示电路11,所述水位探测电路1的输出信号传输至触发电路2和发光指示电路11,所述触发电路2的输出信号传输至单片机控制电路21和报警电路22,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21的输出信号发送至GSM收发模块电路211。
所述水位探测电路1由分别安装在江河水位适当位置处的检测低水位探测头a、检测中水位探测头b、检测中高水位探测头c、检测高水位探测头d以及主电极E采集水位信号,检测低水位探测头a、检测中水位探测头b、检测中高水位探测头c、检测高水位探测头d可用一定粗细的铜棒制成,所述发光指示电路11由检测低水位探测头a、检测中水位探测头b、检测中高水位探测头c、检测高水位探测头d输出端分别连接的发光指示灯LED1、LED2、LED3、LED4构成,所述触发电路2由检测低水位探测头a、检测中水位探测头b输出端依次连接的二极管D5-D7、触发开关SCR1,以及检测中高水位探测头c、检测高水位探测头d输出端依次连接的二极管D8-D10、触发开关SCR2构成。
当江河中水位过低时,检测中水位探测头b、检测中高水位探测头c、检测高水位探测头d均露出水面,它们与主电极E均不构成通路,而检测低水位探测头a因仍接触水,由于水的导电性,检测低水位探测头a与主电极E之间,呈低阻态,因此发光指示灯LED1发光指示,同时由于检测低水位探测头a与主电极E之间导通,单片机IC1的第36脚I/O商端也处于低电位状态,经单片机IC1内部程序判断后,由单片机IC1的第1、2、3、12脚与GSM收发模块IC2、上拉电阻R6-R9等组成GSM收发模块电路211,由单片机IC1发出数据指令,驱动GSM收发模块IC2内部模块,经GSM收发模块IC2解码后,向值班人员手机发送报警信息,显示水位仍处于低水位状态。
当水位呈中低时,检测低水位探测头a、检测中水位探测头b与主电极E均呈低阻态,因此发光指示灯LED1、LED2发光指示,并且通过二极管D5-D7向触发开关SCR1提供触发电流,使触发开关SCR1导通,讯响器YD被接通电源,发出响亮的报警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彬斌,未经李彬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22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低温的高强度PVC管材
- 下一篇:发泡橡胶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