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镀锡铜线收线的导轮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52118.7 | 申请日: | 2012-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6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利;张国栋;张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斯卓光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镀锡 铜线 收线 导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电缆的收线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镀锡铜线收线的导轮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焊带的镀锡铜线的生产包括放线、镀锡和收线三个部分。在收线工序中,镀锡铜线缠绕到收线盘上,需要使用导轮进行导向传输。目前,本行业收线通常采用锯弓引导传输,由于锯弓本身存在厚度,导向性能较差,使铜线导入收线盘的边缘时,铜线始终无法靠边,不能充分利用收线盘的空间,从而导致收线盘的使用种类受到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由于锯弓材料一般使用不锈钢,这样,收线时镀锡铜线与锯弓的摩擦系数较大,导致镀锡铜线两侧磨损,产品的质量下降,合格率降低;同时,锯弓本身也容易磨损,一般连续生产50公斤镀锡铜线就需要更换新的锯弓,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用于镀锡铜线收线的导轮装置,以解决现有收线导向传输装置导向性能差、摩擦力大,导致生产的镀锡铜线质量差,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镀锡铜线收线的导轮装置,包括机体及导轮,在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滚珠丝杆副,所述滚珠丝杆副前侧设置有导轮基板,所述导轮固定在所述导轮基板上;所述导轮的外缘设置有梯形凹槽,所述导轮凹槽的斜面与底面的夹角a为150~165℃。
所述导轮有三个,并在所述导轮基板上呈三角状分布设置。
所述导轮为尼龙槽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机驱动滚珠丝杆副,进而带动导轮移动,自动调节导轮处于收线导向的最佳角度和位置,从而实现高效率、高质量收线;同时,导轮外缘设置有梯形凹槽,凹槽的坡度设计科学合理,可使镀锡铜线不仅避免了“爬坡”、“叠线”或“翻线”现象,而且会保证灵活换向及精确收线。可见,本实用新型在收线系统中具有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优异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导轮装置的左视图。
图3是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机体1上部设置有电机2,在电机2的下部设置有前侧带有导轮基板4的滚珠丝杆副3,导轮基板4的面板上通过固定轴安装有三个导轮5,三个导轮5在导轮基板4上呈三角状分布设置。在收线过程中,电机2可驱动滚珠丝杆副3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导轮基板4及导轮基板4上固定的导轮5移动,在保证收线高效的条件下,调节导轮5的最佳角度和位置,最终将镀锡铜线经过导轮5的导向传输,缠绕在收线盘上,实现了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收线工作。
如图3所示,导轮5的外端边缘处设置有梯形凹槽,其凹槽的斜面与凹槽的底面夹角a为150~165℃,该夹角坡度设计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因为如果斜度过大,会导致静摩擦力增大,从而导致镀锡铜线换向时,排线不灵活,出现两边鼓包,影响产品后续使用时的放线效率。此外,导轮5是采用工业尼龙-66制成的尼龙槽轮,这种导轮可降低与镀锡铜线的摩擦系数,避免产生镀锡铜线由于边缘接触导轮5而产生质量问题。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镀锡铜线进行导向收线,不仅收线盘的类型不受限制,而且还能充分利用收线盘的空间,实现收线盘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斯卓光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北斯卓光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2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