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密封电极电气贯穿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2095.X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0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华;周惠忠;沈诚华;林克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鑫源达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3/02 | 分类号: | G21C13/02;H01R4/7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东升 |
地址: | 238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密封 电极 电气 贯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密封电极电气贯穿件。
背景技术:
我国有不少各种类型的核反应堆和核设施,特别是我国已建成,正在或还将建造较多数量的核电厂,这些反应堆和核设施,要配装安全壳的电气贯穿件。为满足技术要求,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已发布了《核电厂安全壳电气贯穿件》(GB13538-9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核电厂安全壳电气贯穿件的质量鉴定》(GB/T25837-2010),目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和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科达机电控制有限公司已获准在生产安全壳电气贯穿件。我国有些核电厂还采用了法国AUXITROL公司生产的电气贯穿件。以上这些电气贯穿件的关键绝缘密封技术均采用聚酰亚胺、聚砜、聚醚醚酮等有机材料,这些有机材料难以满足反应堆耐辐照、耐高温、抗糯变、长寿期的特殊要求。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核泄漏事件的分析指出用有机材料环氧树脂密封的电气贯穿件经不住事故下的温度和压力而发生氢气泄漏。我国正在使用的有机材料密封的电气贯穿件生产工艺复杂,成品率低,造价昂贵。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密封电极电气贯穿件,是一种结构简单可靠、造价较低、能满足耐辐照、高温、化学腐蚀、气密、抗震、耐火等特殊要求的电气贯穿件,并保证其在反应堆环境不少于60年使用寿命,为反应堆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陶瓷密封电极电气贯穿件,包括筒体、轴向设置在筒体内的多根管体、焊接在筒体上的引压管、与所述引压管相连的压力表及冲压管,所述筒体的两端焊接有密封法兰,所述管体的两端与所述密封法兰之间以卡套密封,所述管体内轴向设有一根或多根导体,管体的两端焊接有端板密封,所述导体的两端与所述端板之间以陶瓷密封电极钎焊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管体内径向设有多个陶瓷支板对所述导体形成径向支撑。
所述筒体内径向设有多个支板对所述管体形成径向支撑。
所述筒体内径向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与所述筒体内壁及管体外壁密封连接。
所述筒体的外壁焊接有连接法兰。
多根所述导体的两端通过延长线并联连接在接线箱内。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贯穿件导体组件采用陶瓷密封电极钎焊方法实现了电气导体的密封和绝缘,因此本电气贯穿件具有高的耐高温、压力和较低的气体泄漏率,本电气贯穿件只使用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的金属和陶瓷材料,不使用有机材料,因此本电气贯穿件耐辐照、高温、长寿期的特点;另外生产工艺成熟可靠,造价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气贯穿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根管体及其内部导体的端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筒体,2管体,3引压管,4压力表,5冲压管,6密封法兰,7卡套,8导体,9端板,10陶瓷密封电极,11陶瓷支板,12支板,13屏蔽层,14连接法兰,15延长线,16接线箱,17毛细管。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陶瓷密封电极电气贯穿件,包括筒体1、轴向设置在筒体内的多根管体2,在筒体1上焊接有与筒体内腔相通的引压管3,引压管3上连通有压力表4及冲压管5。
筒体1的两端焊接有密封法兰6,管体2的两端延伸出筒体1外,且管体2与密封法兰6之间以卡套7密封,在管体内轴向设有一根或多根导体8,管体的两端焊接有端板9密封,导体8的两端与端板9之间以陶瓷密封电极10钎焊密封,在导体与陶瓷密封电极之间,以及陶瓷密封电极与端板之间设有毛细管17。
参见图2,在管体2内径向设有多个陶瓷支板11对导体8形成径向支撑。筒体1内径向设有多个支板12对管体2形成径向支撑。并在筒体1内径向设有屏蔽层13,屏蔽层13与筒体内壁及管体外壁密封连接。
图1所示,筒体1的外壁焊接有连接法兰14,在电气贯穿件安装时,连接法兰14与安全壳上的预埋管密封连接,形成反应堆安全壳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屏障,防止反应堆产生的有害物质外逸。多根导体的两端通过延长线15并联连接在接线箱16内,接线箱16可以直接装在电气贯穿件两端,也可以装在安全壳的其它近处。所有导体与接线箱端子的连接都应可靠,并满足电流、电压、绝缘、屏蔽等电气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鑫源达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鑫源达有色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2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外防雨防尘防水电源插板盒
- 下一篇:一种无线U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