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按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1901.1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0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燕;杨玉玲;刘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海燕 |
主分类号: | A61H15/00 | 分类号: | A61H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12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按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下肢按摩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术后、产后及久病卧床、瘫痪等患者,下肢活动不便,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使静脉瓣功能不全,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肢体肿胀、疼痛。目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除药物治疗外,有的使用弹性绷带和穿长统弹力袜套缓解症状,也有的采用人工进行按摩,上述方法,现虽普遍应用,但也存有以下不足:一是使用弹性绷带和长统弹袜套,虽然挤压腓肠肌,但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力度差,疗效不显著;二是人工按摩劳动强度大,操作麻烦,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力度大,疗效好,操作使用方便,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的下肢按摩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下肢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支架、控制器、电机、电机皮带轮、按摩棍轴皮带轮、三角带、张紧轮、按摩棍总成构成,控制器、电机安装在支架的前面,电机皮带轮与电机轴连接后,动力通过三角带传递给按摩棍轴皮带轮,在支架上还设有张紧轮,按摩辊轴皮带轮与按摩棍总成连接。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按摩棍总成,由按摩辊轴、轴套、按摩棍、按摩针、螺钉、档圈构成,轴套安装在支架上,按摩辊轴一端通过轴套后,将按摩棍套装在按摩棍轴上,当按摩棍的安装孔与按摩棍轴的孔相对时,用螺钉固定,档圈安装在按摩棍轴设有按摩棍轴皮带轮的一端,按摩针设在按摩棍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患者仰卧位,将小腿放在按摩器上,操作控制器,每次30分钟,每天3-4次,就能达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相比,具有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力度大,疗效好,操作使用方便,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A-A向剖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下肢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它由支架1、控制器2、电机3、电机皮带轮4、按摩棍轴皮带轮5、三角带6、张紧轮7、按摩棍总成8构成,控制器2、电机3安装在支架1的前面,电机皮带轮4与电机3轴连接后,动力通过三角带6传递给按摩棍轴皮带轮5,在支架1上还设有张紧轮7,按摩辊轴皮带轮5与按摩棍总成8连接。所述的按摩棍总成8,由按摩辊轴8a、轴套8b、按摩棍8c、按摩针8d、螺钉8e、档圈8f构成,轴套8b安装在支架1上,按摩辊轴8a一端通过轴套8b后,将按摩棍8c套装在按摩棍轴8a上,当按摩棍8c的安装孔与按摩棍轴8a的孔相对时,用螺钉8e固定,档圈8f安装在按摩棍轴8a设有按摩棍轴皮带轮5的一端,按摩针8d设在按摩棍8c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海燕,未经孙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1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联网控制的LED显示屏玻璃幕墙
- 下一篇:数显杨氏模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