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凹面薄型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1102.4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1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顾代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正阳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蔡邦华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面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超薄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的需求以及电子技术的进步,各种电子产品均朝着更薄更小巧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扬声器是多数带音频输出的电子产品必备的配件,因此同样需要做到更薄更小巧且更好音质效果。传统的扬声器大体由磁路系统(磁铁、U铁/T铁、华司)、振动系统(振膜、音圈)、支撑辅助系统(弹波、盆架、折环)和防尘帽等几部份构成,其中振动系统的振膜是扬声器的声音辐射器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扬声器的放声性能,传统的振膜为圆锥形,这种结构的扬声器整体厚度较高;若需较好的低音效果,则振膜直径须做得较大;市场迫切需要对扬声器结构进行改进,使之更薄、音质更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扬声器体积较厚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凹面薄型扬声器,该扬声器厚度很薄,且低音效果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凹面薄型扬声器,包括磁路系统、音圈、盆架、弹波、振膜和折环,其中,音圈设于磁路系统的磁间隙中,且穿过盆架和振膜的中心并固定于振膜上,而振膜通过折环固定于盆架上;所述盆架的中心两侧对称地设有两个安装孔,各安装孔内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弹波,所述振膜的中心两侧对应弹波位置设有两个向下的凹陷面,该凹陷面的底部与弹波的中心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磁路系统为内磁结构,包括依次固接的U铁、第一磁铁和第一华司,其中U铁固定于所述盆架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磁路系统为外磁结构,包括依次固接的T铁、第二磁铁和第二华司,其中第二华司固定于所述盆架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振膜的中心对应所述音圈处还设有防尘帽。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振膜的边沿为半圆弧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两个所述弹波对称设置于盆架中心的两侧,对应的振膜设置成两个向下的凹陷面,相比传统的锥形振膜且弹波设置于振膜中心的结构,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扬声器的厚度,且两个弹波使得振膜的振幅减小,振动时前面的气流小,使小的振幅可以做出低的谐振频率,且振动更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双凹面薄型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双凹面薄型扬声器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3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双凹面薄型扬声器的剖视图;
图4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双凹面薄型扬声器的构造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双凹面薄型扬声器,包括磁路系统、音圈1、盆架2、弹波3、振膜4和折环5,其中,音圈1设于磁路系统的磁间隙中,且穿过盆架2和振膜4的中心并固定于振膜4上,而振膜4通过折环5固定于盆架2上,振膜4的中心对应所述音圈1处还设有防尘帽6;其中,磁路系统为内磁结构,包括依次固接的U铁7、第一磁铁8和第一华司9,其中U铁7固定于所述盆架2的中心;在盆架2的中心两侧对称地设有两个安装孔201,各安装孔201内分别固定有一个所述弹波3,而振膜4的边沿为半圆弧长方形,振膜4的中心两侧对应弹波3位置设有两个向下的凹陷面401,该凹陷面401的底部与弹波3的中心固接。
参考图3和图4所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双凹面薄型扬声器,除磁路系统不同外,其余部分与上述的扬声器一致,该磁路系统为外磁结构,包括依次固接的T铁10、第二磁铁11和第二华司12,其中第二华司12固定于所述盆架2的中心。
其中磁路系统还可以为双磁结构或者带防磁罩的结构,此为公知常识,不再赘述。
当然,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案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正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正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11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