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电热锅的控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50637.X | 申请日: | 2012-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7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平星王电器厂 |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A47J36/00;A47J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电热锅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热炊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电热锅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热锅因其卫生方便以及实用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目前市场上的电热锅一般具有炒、煎、炸、蒸等功能,普遍存在的缺点是煲饭效果不理想,因为煲饭不需要特别高的温度,而需要小火慢煮。普通电热锅的电路结构是由一个温控开关控制多个电热丝,因其上限温度较高,故不适用于煲饭。现有技术中增加了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当电热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自动断开,实现煲饭功能。如图2所示,温度控制开关ST3连接电源插头XP2,开关K4、K5、K6分别与电热丝R4、R5、R6串联,开关K4与电热丝R4,开关K5与电热丝R5,开关K6与电热丝R6组成三条并联负载电路,串接在温度控制开关ST1和零线之间,电饭煲开关K7与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ST4串联并接在开关K5两端,控制煲饭程序的选择,该种控制电路解决了普通电热锅不能煲饭的问题,但结构相对冗余,电路连接方式不够简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路连接方式更为简单的多功能电热锅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多功能电热锅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控制开关ST1、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ST2、第二开关K2和第二电热丝R2,其特征在于: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ST2串联在第二开关K2和第二电热丝R2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ST2与第二开关K2及第二电热丝R2串联的方式,不仅克服了传统电热锅温度上限控制较高的问题,实现了煲饭功能,而且电路更加简单,操作更加简便。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ST2串联在第二开关K2和第二电热丝R2之间,当仅打开第二开关K2时,第二电热丝R2工作,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时,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ST2自动断电,第二电热丝R2停止工作,而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ST2闭合,第二电热丝R2恢复工作,开始加热,实现煲饭保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图1中标记:
R1、第一电热丝;R2、第二电热丝;R3、第三电热丝;K1、第一开关;K2、第二开关;
K3、第三开关;ST1、温度控制开关;ST2、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XP1、电源插头。
图2中标记:
R4、R5、R6,电热丝;K4、K5、K6,开关;K7、电饭煲开关; ST3、温度控制开关;ST4、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XP2、电源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温度控制开关ST1连接电源插头XP1,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分别与第一电热丝R1、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ST2及第二电热丝R2、第三电热丝R3串联,第一开关K1与第一电热丝R1,第二开关K2与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ST2及第二电热丝R2,第三开关K3与第三电热丝R3组成三条并联负载电路,串接在温度控制开关ST1和零线之间。
温度控制开关ST1串联在电源插头XP1所在的电路中,可以保证在锅体干烧时,实现自动断电,保护锅体。
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ST2串联在第二开关K2和第二电热丝R2之间,由第二开关K2直接控制是否进行煲饭,操作更加简便。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所示,需要煲饭时,打开第二开关K2,此时只有第二电热丝R2处于加热状态,第二电热丝R2的功率不大,可以实现小功率连续加热,当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时,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ST2断开,电热锅停止加热。随着锅体温度降低,当下降到设定温度时,电饭煲温度控制开关ST2闭合,电热锅重新开始加热,达到煲饭保温的目的。
需要进行煲饭以外的其他操作时,根据需要的功率,打开合适的开关,进行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平星王电器厂,未经邹平星王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06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