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注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8892.0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2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祝皎皎;赵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注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电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注液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清洁能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风光系统配套使用的储能铅酸蓄电池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储能铅酸蓄电池要求电池的循环性能的优越,而以循环性能优越为特色的胶体铅酸蓄电池无疑是风光互补系统配套储能电池的最佳选择,胶体电池制造过程中会在其电解液中加入一定的硅胶,其所加的硅胶的种类及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胶体电池性能的好坏,于是硅胶种类的选择尤为重要,凝胶时间和凝胶强度是衡量硅溶胶的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通常凝胶时间短,凝胶强度大的硅溶胶对电池的循环性能提升较高,比较适合用于制作胶体电池。
目前,大多厂家在制造胶体电池过程中都是将稀硫酸及硅溶胶以一定比例相互混合,然后计量混合液,将其注入至电池中,对电池的循环性能提升幅度很大的硅溶液,在这一注液的工艺下使用经常会出现稀硫酸和硅溶液混合液还没用完就凝胶,电解液在管道中凝胶堵塞管道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无法保证,而且会造成浪费。于是很多厂家退而求其次,选择其它对电池循环性能提升幅度相对较小,凝胶时间相对较长的硅溶胶制作胶体电池,这一工艺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对硅溶胶品种的选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材料,生产效率高,且能够保证电池质量的电池注液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注液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下端设置有储酸罐和储硅溶胶罐,所述工作台上端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储酸罐和储硅溶胶罐连通的注液输送装置,所述的每个注液输送装置包括两个计量装置和一个混合搅拌装置,所述两个计量装置分别与混合搅拌装置连通,每个计量装置与混合搅拌装置的连接管道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混合搅拌装置下端设置有送液管,所述送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注液支架机构,所述送液管下端与注液支架机构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稀硫酸和硅溶胶分开存放,分别计量,使用时再混合,从而扩大了硅溶胶种类的选择空间,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从而保证电池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每个计量装置包括容器和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主管和支管,所述主管与支管垂直设置并构成“T”字形结构,所述支管插入容器中,主管一端与储酸罐或储硅溶胶罐连接,主管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将容器中高于支管下管口的液体抽走的抽液管,所述主管两端的管口分别设置有控制管口启闭的第一管口控制开关和第二管口控制开关。通过本设置,计量装置结构设置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混合搅拌装置包括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上端中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腔体上端设置有抽真空装置连接口,所述抽真空装置连接口处设置有第三阀门。通过本设置,混合搅拌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注液支架机构包括至少两根可升降的竖支架和横支架,所述竖支架上设置有支架控制开关,所述竖支架与横支架垂直设置,所述每个混合搅拌装置的送液管下端安装在横支架上。通过本设置,注液支架结构简单,节约加工材料,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为单向阀。通过本设置,本实用新型工作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合理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工作效率高,能够将稀硫酸和硅溶胶分开存放,分别计量,使用时再混合,从而扩大了硅溶胶种类的选择空间,提高了产品的性能,节约了材料,并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从而保证电池质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8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