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司控道岔主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7892.9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9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匡威;陆生华;刘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万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B61L5/2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道岔 主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司控道岔装置,具体是一种电动司控道岔的主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矿巷道中的机车运行时,需要改变机车运行轨道,以往一般都是需要司机先停下机车,去手动控制道岔的搬道,这就严重影响了整体作业的效率。目前这种情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了各种电动司控道岔装置来控制变轨。但是,现有的产品存在控制距离短、受干扰严重、易死机、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司控道岔主控装
置,具有远距离控制,较强的抗干扰性能且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动司控道岔主控装置,其包括CPU,分别与CPU连接的距离传感器检测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显示屏控制电路和蜂鸣器报警电,距离传感器检测电路安装在变轨处轨道的两侧,电磁阀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控制现场轨道的调度的机械汽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传输距离远,且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成本较低,易于修改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司控道岔主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PU,分别与CPU连接的距离传感器检测电路、电磁阀控制电路、显示屏控制电路和蜂鸣器报警电,距离传感器检测电路安装在变轨处轨道的两侧,电磁阀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控制现场轨道的调度的机械汽缸。
CPU采用带有ZigBee无线收发功能的MC13213芯片;所述的距离传感器检测电路包括插座P3、电阻R3和光耦隔离器U7,插座P3的5、6脚接地,2、3、4脚接12V电源,1脚分别接距离传感器和光耦隔离器U7的2脚,电阻R3一端接12V,另一端接光耦隔离器U7的1脚,光耦隔离器U7的3脚接地,4脚接U1的26脚;所述的电磁阀控制电路由场效应管U6、继电器U5、二极管D1和插座P2组成,场效应管U6的3脚接地,1脚接U1的24脚,2脚接继电器U5的1脚,继电器U5的7脚接12V电源,8脚接地,2、3脚分别接插座的1、2管脚,以控制电磁阀,二极管D1的2脚接继电器的7脚,1脚接继电器的8脚,保护继电器,插座P2的3、4管脚接12V电源给电磁阀供电,1、2管脚接继电器U5的控制管脚;所述显示屏控制电路由场效应管U3、插座P1组成,场效应管U3的3脚接地,2脚接插座P1的3脚,1脚接CPU的16脚,插座P1的1脚接12V,2脚接地,3脚接场效应管U3的2脚,为控制显示屏亮的管脚;所述的蜂鸣器报警电路由蜂鸣器U2、电容C1、三极管U4、电阻R1-R2组成,蜂鸣器的1脚接12V,2脚接三极管U4的3脚,电容C1的一端接地,一端接12V,三极管U4的1脚接R1、R2的公共端,2脚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接U1的13脚,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场效应管U3的型号为IRF540,光耦隔离器U7的型号是TLP521-1,继电器U5的型号是JQX-115F;三极管U4的型号是8050。
工作过程:当CPU接受到司机的调度指令时,电磁阀立即闭合,推拉轨道,此时两边的距离传感器开始检测,若在等待大约10秒左右,两边的距离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信号,则CPU开始控制蜂鸣器报警,同时显示屏的指示箭头不停的闪烁;若此时一边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了,那么CPU根据实际的推拉方向控制显示屏的箭头方向,显示此时轨道所处的方向。机车司机则可以低成本远距离灵敏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万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万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78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