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部接口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7850.5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2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苏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乐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部 接口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装置,具体涉及外部接口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控制器上,有很多外部接口(USB、串口、SD卡等),它们需要暴露在操作面板(一般都是开模件的),这些接口在不使用的时候要求密封起来,以防止粉尘、油污的进入,需要使用时能快速露出来,不用时能快速隐藏起来。由于尺寸的限制,这样装置不能暂用过多的空间,操作要简单快速,同时要美观,成本要低。目前的接口密封装置主要使用翻盖设计方法,在接口处做一个类似活页的翻盖,在使用时翻开露出接口,不用时关闭隐藏接口。例如很多数控系统的面板上采用这种结构。采用这种翻盖设计方法存在很多缺点。首先,结构复杂,难于制造,需要一个轴,而轴不论是制造还是安装都是很困难的。
其次,此方法核心部件为轴,由于尺寸的限制,轴比较细,强度低,多次使用后或受外力易损坏。最后,由于轴的存在,其结构复杂,需要较大的空间才能安装轴,由于活页也需要空间,两个加在一起,一般至少需要30mm的空间才能装下这个装置,占用空间大大加大,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外部接口密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密封装置结构复杂,强度低、易损坏,占用空间大且制造成本高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外部接口密封装置,包括面板、滑门和接口座,所述的面板上设置有一个矩形通孔,接口座固定在面板上的通孔下端,所述的通孔侧棱上设置有滑动槽,滑门安装在通孔上的滑动槽内,所述的接口座上设置有接口槽。该装置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操作方便快捷、占用空间小、容易实现且成本低,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上述的滑门安装在接口座的上方,可以在通孔侧棱上的滑动槽内左右移动。当接口需要使用时,只需推动滑门,露出接口,不用时将滑门推回去盖住接口,避免粉尘和油污等的进入,污染接口,提高了接口的使用寿命。
上述的滑门的宽度至少为接口槽的宽度。以便能遮住接口,防止粉尘的进入。
上述的滑门平行于接口槽。尽量减少占用空间。
上述的滑门表面上两边中点设置有两个半圆弧形的凹槽,两个凹槽的圆弧相对,另外两边安装在通孔的滑动槽内。凹槽的结构类似于于人的指母的形状,便于工作人员推动滑门。
上述的矩形通孔的宽度至少为接口槽宽度的两倍。便于工作人员推拉和使用接口。
上述的接口槽的大小与所安装接口的大小相匹配。以便适应不同形状的接口,其中的接口座也可以根据接口的不同而不同,只需要能为滑门提供一个移动基准面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成本低且外形美观,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对于不同的接口,只需要把通孔和滑门做到相应的尺寸即可,使用灵活。此装置的占用空间也远小于以往的装置,外形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向视图的变形图。
图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面板;2、滑门;3、接口座;4、接口槽;5、凹槽;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板1、滑门2和接口座3,所述的面板1上设置有一个矩形通孔6,接口座3固定在面板1上的通孔6下端,所述的通孔6侧棱上设置有滑动槽,滑门2安装在通孔6上的滑动槽内,所述的接口座3上设置有接口槽4。该实施例的接口槽4的大小与所安装接口的大小相匹配。该实施例的矩形通孔6的宽度至少为接口槽4宽度的两倍。该实施例的滑门2安装在接口座3的上方,可以在通孔6侧棱上的滑动槽内左右移动。滑门2平行于接口槽4,宽度至少为接口槽4的宽度,其表面上两边中点设置有两个半圆弧形的凹槽5,两个凹槽5的圆弧相对,另外两边安装在通孔6的滑动槽内。
该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根据不同的接口,在面板上设计出对应大小的通孔和接口座。安装时先装滑门,然后将接口安装在接口槽内,最好用螺钉将接口座和面板固定。需要使用接口时,就推开滑门,不使用接口时就将滑门推回去挡住接口。
如上便可实现该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乐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乐创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78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