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5485.4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8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东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2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炒锅。
背景技术
电力驱动的电炒锅以其便利性突出而广受欢迎。一般的,该电炒锅包括锅体,锅体边侧设有手柄,锅体下部设有电热管和底盖。其缺陷在于:1、锅体采用金属材料拉伸多次后成型,从而该锅体在使用过程易于变形,且较为笨重。2、电热管通过钎焊方式和锅体固定。由于钎焊过程需将锅体与电热管放入500-600℃的钎焊炉中,这样的高温过程易于使电热管的寿命降低,且易于出现出现虚焊等质量问题,致使电热管与锅体接触面较小,从而热传导较差。3、当电炒锅放置于木质桌面上使用时,易于烧坏桌面。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炒锅,它具有锅体不易变形且较为轻便的特点。优化后,它具有电热管使用寿命较长且传导率较高、不易损坏桌面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炒锅,包括锅体,锅体设有手柄,且锅体下部设有电热管和底盖,所述锅体为压铸一体成型件。
所述电热管为铝电热管,且该电热管呈环形嵌在锅体的底部。
所述底盖设有支撑脚。
所述手柄上设有至少2个LED灯。
所述LED灯为3个。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锅体不易变形且较为轻便。本发明的电炒锅的锅体为压铸一体成型件。由于压铸形成的工件具有强度高和壁薄的特性,从而该锅体不易变形且较为轻便。2、电热管使用寿命较长且热传导率较高。本发明的电热管采用铝电热管,且呈环形的嵌在锅底。这样,电热管无需进行钎焊,避免了高温引起的电热管组织结构变差的情况。而电热管嵌在锅体下部,使电热管和锅体之间结合面积较大,从而热传导率较高。3、不易损坏桌面。底盖下部设有支撑脚,增加了电热管和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从而桌面受热程度较低。4、温度观察直观。多个LED灯能够分别显示锅体的温度情况,便于使用者根据LED灯的显示情况判断出锅体温度并进行相应的烹饪程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所示:电炒锅,包括锅体10。锅体10的边侧固定有手柄11,且锅体10下部设有电热管20和底盖40。当然,底盖40将电热管20包在其内。其中,锅体10为压铸一体成型件。所谓压铸一体成型件,指的是通过压铸工艺形成的金属工件。该压铸工艺指的是压力铸造工艺,是一种将熔融合金液倒入压室内以高速充填钢制模具的型腔,并使合金液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铸造方法。通过该压铸工艺形成的工件精度较高,从而壁薄且强度较高。这样,本发明的电炒锅的锅体10不易变形且较为轻便。
优化的,电热管20采用铝电热管,且该电热管20呈环形嵌在锅体10的底部。由于电热管20和锅体10固定时,避免钎焊,从而无需经过高温过程,使电热管20的使用寿命较长。而电热管20嵌在锅体10的底部的方式,使电热管20和锅体10之间的热传导率较高。
为了避免电热管20烧损木质桌面的情况,底盖40设有支撑脚41。这样,增加了电热管20和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使桌面受热较小。
进一步,手柄11上设有至少2个LED灯30。当然,该LED灯30通过必要的控制电路显示锅体10的温度情况。此时,锅体10连接有温度感应器。这样,每个LED灯30对应于一定的锅体10的温度区间,从而使用者根据LED灯30的显示,即可直观的得知锅体10内的温度,进而根据该温度情况选择合适的烹饪程序。优化的,该LED灯30为3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东,未经何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5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