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发动机机油油位测量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44923.5 | 申请日: | 2012-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4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利;李宝满;牛爱武;史俊欢;刘文明;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雷沃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12 | 分类号: | F01M11/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王淦绪 |
| 地址: | 30040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发动机 机油 测量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柴油发动机机油油位测量工装。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动力性、可靠性以及便于操作性一直是业界所追求的目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特别是终端用户可以直接操控的部分,安全、简洁且便于操作成为评价发动机优劣的指标之一。目前,在发动机测试时安装的机油油位测量工具是通过发动机油底壳自身机油的循环来实现的,传统机油测量是使用已定型的机油尺进行测量,在发动机运转前记录好机油尺油面的位置,待运行结束后再查看机油尺的油面,二者进行对比在计算出机油油量的差异,发动机在运转时是不能进行实时测量的。上述结构费时、费力,同时难以实时了解机油损耗情况,测试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实时了解机油损耗情况的柴油发动机机油油位测量工装。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柴油发动机机油油位测量工装,该工装整体呈“C”形状,“C”形工装的中部包括有玻璃管和尺子,所述尺子连接于玻璃管上;“C”形工装的上部为与玻璃管上端接口连接的上胶管及与上胶管末端连接的油尺选择孔接头;C”形工装的下部为与玻璃管下端接口连接的下胶管及与下胶管末端连接的放油口接头。
还包括一个支架,所述支架与固定物连接,同时还通过支架将尺子连接于玻璃管上;
所述玻璃管呈“L”形,“L”形玻璃管的上部拐角处的下部设置有两个胶圈,下部设置有一个胶圈,所述胶圈套装于玻璃管上,所述胶圈的外壁设置有卡耳。
所述尺子的上部两侧边上设置有四个卡槽,所述尺子下部两侧设置有两个卡槽。
所述支架由两块板组成“L形,其中的一块板上开有一个通孔,通过这个通孔与固定物连接,另一块板上开有四个通孔,这四个通孔的尺寸、位置关系与尺子上部卡槽的尺寸、位置关系一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测量油箱内的机 油量,监测机油下降量,为最终确定机油尺尺寸的长短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了实时了解机油损耗情况的目的,降低了测试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架结构图;
图3是图2俯视图;
图4是尺子结构示意图;
图5是玻璃管结构示意图;
图6是油尺选择孔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放油口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5中,1.玻璃管,2.尺子,3.支架,4.上胶管,5.油尺选择孔接头,6.管夹,7.放油口接头,8.下胶管,9.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图7,一种柴油发动机机油油位测量工装,该工装整体呈“C”形状,C”形工装的中部包括有“L”形玻璃管1、尺子2和支架3。“L”形玻璃管1的主要作用是存储与油底壳中的机油保持同步,将油底壳中机油的数量直观的反映出来,“L”形玻璃管1的上部拐角处设置有两个胶圈9,玻璃管1下部设置有一个胶圈9,胶圈9套在玻璃管1上,尺子2的上部两侧边上设置有四个卡槽,尺子2的下部两侧设置有两个卡槽,尺子2的主要作用是在实验室提供准确页面高度。
请参见图2和图3,支架3由两块板组成“L形,其中的一块板上开有一个通孔,通过这个通孔与固定物连接,另一块板上开有四个通孔,这四个通孔的尺寸、位置关系与尺子2上部卡槽的尺寸、位置关系一致。胶圈9通过支架3和管夹6将尺子2固定在了玻璃管1上,以确保在试验时尺子不会发生脱落,同时通过玻璃管1下部通过管夹6和胶圈9使尺子2更加牢固地固定在玻璃管1上。
“L”形玻璃管1的上端接口连接有上胶管4,上胶管4的末端连接一个油尺选择孔接头5,油尺选择孔接头5起到机油尺的作用;“L”形玻璃管1的下端接口连接有下胶管8,下胶管8的末端连接有放油口接头7,放油口接头7上安装有O型密封圈,放油口 接头7与油底连接处尺寸与原放油螺堵尺寸相同,放油口接头7接油底堵,将油底壳中的机油引入到玻璃管1中,与油尺选择孔接头5共同形成一个密闭的循环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测量油箱内的机油量,监测机油下降量,为最终确定机油尺尺寸的长短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了实时了解机油损耗情况的目的,降低了测试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雷沃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雷沃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4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