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液舱透气管的穿舱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液舱透气室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4304.6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1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民;杨超;曲贵详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B63B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透气 结构 采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穿舱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海工或船舶项目中用于液舱透气室的透气管路的穿舱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液舱透气舱室。
背景技术
海工和船舶的液舱透气室,经常有需要从侧壁引出透气管路的情况,透气管路的引出点要求尽可能的高,而舱室顶部的加强结构对透气管路的提高形成限制。
现有技术方案中有采用翻转透气阀这种方案,但存在的问题是,一,翻转透气阀会增加成本;二,采用翻转透气阀不稳定,一旦失效效果会更差。
现有技术中通常的方案是采用圆形孔穿舱。在优化设计模式下,圆形孔穿舱高度不能进一步提升。为此,在有限定的空间内如何提高舱室有效容积即成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液舱透气室的透气管路的穿舱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液舱透气室,可以使开孔尺寸达到最小,透气管路高度得到尽可能的提高,达到不修改结构而提高有效舱容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液舱透气管的穿舱结构,包括:设置于舱壁上的水平透气管穿舱孔、贯穿所述水平透气管穿舱孔的穿舱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透气管穿舱孔为椭圆孔,所述穿舱短管组件又包括穿舱短管以及设置于穿舱短管两端的法兰,所述椭圆孔的短轴大于所述穿舱短管或者所述法兰的最大外径。
上述的用于液舱透气管的穿舱结构,其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水平透气管穿舱孔上的加强环。
上述的用于液舱透气管的穿舱结构,其中所述椭圆孔的长轴为垂直水平甲板设置。
上述的用于液舱透气管的穿舱结构,其中所述穿舱短管为GRP管。
上述的用于液舱透气管的穿舱结构,其中所述穿舱短管或者所述法兰紧靠于所述椭圆孔长轴邻近所述舱室顶部的一端设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舱透气室,包括:甲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甲板的舱壁、设置于所述舱壁上的穿舱结构以及设置于舱室顶部的加强结构;所述穿舱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舱壁上的水平透气管穿舱孔、贯穿所述水平透气管穿舱孔的穿舱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透气管穿舱孔为椭圆孔,所述穿舱短管组件又包括穿舱短管以及设置于穿舱短管两端的法兰,所述椭圆孔的短轴大于所述穿舱短管或者所述法兰的最大外径。
上述的液舱透气室,其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水平透气管穿舱孔上的加强环。
上述的液舱透气室,其中所述椭圆孔的长轴为垂直水平甲板设置。
上述的液舱透气室,其中所述穿舱短管为GRP管。
上述的液舱透气室,其中所述舱室顶部的加强结构包括多个加强结构件,所述椭圆孔设置于所述加强结构件之间,所述穿舱短管或者所述法兰紧靠于所述椭圆孔长轴邻近所述舱室顶部的一端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液舱透气室的透气管路的穿舱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液舱透气室,可以使开孔尺寸达到最小,透气管路高度得到尽可能的提高,并能达到不修改结构而提高有效舱容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穿舱结构用于液舱透气室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穿舱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穿舱结构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穿舱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5现在技术的穿舱结构安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液舱透气室
11 舱壁
111 舱室顶部
12 加强结构
2 穿舱结构
21 水平透气管穿舱孔
22 法兰
23 穿舱短管
24 加强环
3 甲板
L 本实用新型水平透气管距舱顶的距离
L1 现有技术水平透气管距舱顶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在图1至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用于液舱透气管的穿舱结构以及具有该穿舱结构的液舱透气室,海工和船舶的液舱透气室,经常有需要引出透气管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液舱透气室的水平透气管穿舱结构。
参见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穿舱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43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