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危纯化学液泵阀管道连接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4105.5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2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常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政 |
主分类号: | F17D1/14 | 分类号: | F17D1/14;F17D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危 化学 液泵阀 管道 连接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危纯化学液泵阀管道连接模块。
背景技术
现阶段,酸洗是将工件浸入一定浓度的酸性溶液中,以去除工件表面锈蚀物或轧皮的处理过程,酸洗工艺一般多采用浸渍酸洗法,常用的酸液有:盐酸、硝酸、氢氟酸和硫酸等,这些酸液都具有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酸洗前必须将酸液输送到酸洗槽中,传统的输送酸液大多采用人工操作的方法,即人工将输送酸液的酸液输送管连接起来,一端放置于酸液容器中,一端放置于酸洗槽中,打开酸液输送管道的阀门,酸液便流入到酸洗槽中,由于这些酸液的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管道及其接头出现漏酸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人的劳作环境不好,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有些实力雄厚的公司,采用整套化工输送设备进行操作,但是这些设备成本太高,操作复杂,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必须在生产线停线的状态下对设备进行维修,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危纯化学液泵阀管道连接模块,通过将泵、至少两根第一连接管道和多个管道连接单元固定连接成一个管道连接模块,多个并联分布的管道连接单元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泵相连接,通过管道连接单元上的由令来连接酸液输送管和管道连接单元,从而将酸液输送到酸液槽中,与现有的人工操作或使用整套化工输送设备相比,通过相互独立的、并联分布的管道连接单元,降低了劳动强度,操作简单,维修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危纯化学液泵阀管道连接模块,包括泵、至少两根第一连接管道和多个并联的管道连接单元;所述每个管道连接单元皆包括第二连接管道、阀门和两个由令;所述第二连接管道上连接有阀门;所述由令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的两端;所述泵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相连接;所述管道连接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与所述泵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道上还装设有阀门和弯头。
优选的,所述阀门为电磁阀或电控气动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内径不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管道内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危纯化学液泵阀管道连接模块,通过将泵、至少两根第一连接管道和多个管道连接单元固定连接成一个管道连接模块,通过在第一连接管道一端装设有多个并联的管道连接单元,实现了多个管道连接单元同时为多个酸液槽输送同一种酸液,当其中某个管道连接单元发生故障时,只要拧紧此管道连接单元的阀门,即可将酸液输送管连接到没有故障的管道连接单元上,酸液的输送工作即可继续进行下去,与现有的人工操作或使用整套化工输送设备操作相比,降低了劳动强度,操作简单,维修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高危纯化学液泵阀管道连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气动隔膜泵2.第一连接管道21.电磁阀22.弯头31.第二连接管道 32.由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高危纯化学液泵阀管道连接模块,包括气动隔膜泵1、多根第一连接管道2和四个并联的管道连接单元,第一连接管道2上装设有电磁阀21和用于改变酸液流向的弯头22,每个管道连接单元包括第二连接管道31、电磁阀21和两个由令32,第二连接管道31上连接有电磁阀21,由令32固定于第二连接管道31的两端,气动隔膜泵1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道2与酸液容器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管道2与管道连接单元相连接,四个管道连接单元并联分布,第一连接管道2内径大于第二连接管道31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政,未经常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41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