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质吸附气体性能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44046.1 | 申请日: | 2012-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7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要磊;桂家祥;谢绍荣;江龙发;邹燕华;刘晶;廖燕燕;周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21/85 | 分类号: | G01N21/85;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质 吸附 气体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质吸附气体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吸附性物质的检测,如竹炭的检测,现有的检测设备,或结构过于复杂,或检测的吸附指数太少,不能准确地表现出吸附物质的吸附性能,另外,检测后的剩余气体直接排放或者处理不充分,造成大气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物质吸附气体性能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物质吸附气体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盖、可见光源及光敏检测器,可见光源和光敏检测器设置于箱体内部,并与箱体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样品台,箱体壁上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进气管通过三通阀连接有色气体管和空气管,进气管和三通阀之间设有气体流量计,排气管通过三通阀连接真空泵和尾气管,尾气管接往吸收池。
所述样品台为圆形平板。
所述样品台上设有圆孔。
所述箱盖上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根据光敏检测器采集的透光率的数据,可以精确检测出吸附物质的吸附性能指数:包括吸附速率的变化、吸附达到饱和的时间以及总吸附量,且检测后的尾气得到充分的吸收,防止大气污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2-箱盖;3-样品台;4-可见光源;5-光敏检测器;6-进气管;7-排气管;8-三通阀;9-三通阀10-气体流量计;1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一种物质吸附气体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盖2、可见光源4及光敏检测器5,可见光源4和光敏检测器5设置于箱体1内部,并与箱体1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箱体1内设有样品台3,箱体1壁上设有进气管6和排气管7,进气管6通过三通阀8连接有色气体管和空气管,进气管6和三通阀8之间设有气体流量计10,排气管7通过三通阀9连接真空泵和尾气管,尾气管接往吸收池。
所述样品台3为圆形平板;所述样品台3上设有大量特定孔径的圆孔;所述箱盖2上设有密封圈11;所述箱体1为密闭不透光;所述的光敏检测器5与计算机连接,能实时采集透光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试验开始前,先将测试箱盖2打开,取出样品台3,装入定量竹炭(待测样品为一定孔径范围内的粉末,如40至50目之间,样品应先经过热脱附后于密闭干燥箱中冷却)。将样品均匀平铺在样品台3上,将样品台3放回箱体1内,盖上箱盖2。
将三通阀9设为真空泵与箱体1连通,开启真空泵,达到设定的压力后,三通阀9将关闭连接。此时箱体1内为负压状态。
将三通阀8设为有色气体与箱体1连通,气体流量计10控制气体流量,以恒定速率充入有色气体,三通阀8受电子元件控制,在一定时间后关闭箱体1与有色气体之间的连接。
此时,竹炭开始吸附有色气体,随着被吸附气体的量越来越多,箱体1内的可见光透过率越来越高。根据可见光透过率的变化可以相应计算出样品的吸附速率的变化、吸附达到饱和的时间以及总吸附量。
试验结束后,将三通阀9设为箱体1和尾气吸收池相连通,三通阀8设为空气与箱体1相连,控制空气流量,用空气将箱体内多余的未被吸收的有色气体赶至尾气吸收池中,防止大气污染。
通入过量的空气后,关闭两个三通阀,打开箱盖2,取出样品台3,倒出被测样品。
本装置的测试方式有两种方式:
一是,在完全冲入有色气体后,光敏检测器5同时开始测试记录可见过的透过率,可得到吸附的曲线图,从而得到吸附速率的变化,亦可求得总吸附量。通过计算机上的相关数据处理软件可得到样品的相关吸附性能指数。
二是,在完全冲入有色气体后,光敏检测器5同时开始计时,接受可见光透过率的设备设定为在透过率达到某个值的时候记录时间点,得到吸附一定量有色气体的时间。以时间作为竹炭吸附性判断定级别的标准。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未经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4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水轮机蜗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保温保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行车主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