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脊椎固定器的压板式连接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2508.6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4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东;陈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吉美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脊椎 固定器 压板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板式连接座,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脊椎固定器的压板式连接座,属于医疗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骨科手术中,有很多用于骨骼固定的器械或装置。相对人体骨架的复杂性,此类器械或装置具有结构的多样性。其中针对人体脊椎骨的固定用器械通常称之为“脊椎固定器”。该脊椎固定器通常连接两条CD棒,CD棒之间会设置连接座使得两条CD棒紧固且相互平行。
作为应用于脊椎固定器的接座而言,其底座固接于CD棒。现有此类连接座结构中,往往采用以螺钉穿透连接座侧向顶压CD棒进行锁固,但由于两者间属于硬性物理连接,易造成连接座松弛,CD棒变形等不良影响,从而影响脊椎固定器与脊椎装接。特别地,由于脊椎固定器用于脊椎固定或矫正,当连接座松弛,CD棒偏差或移位时,会间接作用于脊椎造成生长型畸变,对患者不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脊椎固定器的压板式连接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用于脊椎固定器的压板式连接座,装接并锁固在脊椎固定器的CD棒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式连接座包括座套、横联和定位钉,其中所述座套为三段式的柱体结构,座套的底段设有圆柱筒式的夹槽,且夹槽在自然状态下的槽口大小满足CD棒径向通过;座套的中段设有供平板条状的横联插接其中的穿槽,且穿槽的底面为自边缘向中央凹陷的曲面,座套的顶段设有供定位钉装接其中的柱形腔,且柱形腔与穿槽相通;所述定位钉穿透柱形腔并顶压横联的条件下,所述夹槽为槽口大小满足CD棒无法径向通过的收紧锁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穿槽的中心轴、夹槽的中心轴及柱形腔的中心轴呈三维正交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钉与柱形腔相螺接,且定位钉的顶面具有内六角星形的旋转拨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穿槽的底面为自边缘向中央凹陷的曲面,使夹槽在定位钉施压横联抵压座套的作用下产生细微的形变收缩,致使夹槽紧固CD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脊椎固定器的压板式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用于脊椎固定器的压板式连接座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脊椎固定器的压板式连接座,装接并锁固在脊椎固定器的CD棒1之上,从构成结构来看,该创新的压板式连接座包括座套2、横联3和定位钉4,其中的座套2为三段式的柱体结构,座套2的底段设有圆柱筒式的夹槽21,且夹槽21在自然状态下的槽口大小满足CD棒径向通过;座套2的中段设有供平板条状的横联3插接其中的穿槽22,横联置于穿槽内,且穿槽22的底面为自边缘向中央凹陷的曲面,座套2的顶段设有供定位钉装接其中的柱形腔,且柱形腔与穿槽22相通;座套的圆柱筒式夹槽21夹套CD棒,定位钉4穿透柱形腔并顶压横联3,通过横联顶压穿槽的底面,穿槽的底面为自边缘向中央凹陷的曲面,在定位钉施压横联抵压穿槽底面的作用下座套产生形变,致使夹槽21的槽口达到大小满足CD棒无法径向通过的收紧锁定状态,压板式连接座与CD棒牢牢夹固。
压板式连接座的构成结构中,穿槽22的中心轴、夹槽21的中心轴及柱形腔23的中心轴呈三维正交结构。
上述压板式连接座的结构中,定位钉4与柱形腔23相螺接,且便于操作,定位钉4的顶面具有内六角星形的旋转拨槽。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用于脊椎固定器的压板式连接座投入实施后,其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穿槽的底面为自边缘向中央凹陷的曲面,使夹槽在定位钉施压横联抵压座套的作用下产生形变,致使夹槽紧固CD棒。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吉美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吉美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25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