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退火炉急冷段换热设备及其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42250.X | 申请日: | 2012-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8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彭双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浦项钢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26;F28D7/1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贺红星 |
| 地址: | 528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退火炉 急冷段换热 设备 及其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退火炉急冷段换热器及其换热器。
背景技术
连续退火炉急冷段指退火炉对钢带板退火保温后,待钢带板温度下降到一定温度值,再对钢带板进行快速冷却的工艺段。在急冷段,钢带板的温度变化大,一般通过保护气体防止钢带被氧化,且必须保证密封性以防止空气进入,故,在急冷段,一般使用炉内气体进行冷却并通过管式换热器对气体进行热量交换。
目前的管式换热器的冷却水管较细,冷却水所产生的水垢附着冷却管内壁,甚至沉积于冷却水管弯曲的部位,以致冷却管堵塞,影响冷却效果。冷却管堵塞后,必须使退火炉停止工作,待退火炉内部温度下降后,再拆出换热器以清洗冷却水管,但沉积于冷却水管弯曲的部位的水垢却不易去除,严重时会导致换热器无法再投入使用。如此,不但影响生产效率,给工作人员造成负担,还大大提高设备维修成本,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旨在于提供一种退火炉急冷段换热设备,其散热效果更佳,方便清洗冷却水管,容易将换热器从退火炉内拆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换热设备所包括的换热器,其散热效果更佳,方便清洗冷却水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退火炉急冷段换热器包括左水箱、右水箱以及若干平行的直筒状的冷却水管,每一冷却水管装设于左水箱和右水箱之间并连通左水箱和右水箱;左水箱内装设一与左水箱的左右侧板密封连接的夹板,左水箱的左侧板上装设有用于引入冷却水的进水口和用导出冷却水的排水口,且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位于夹板的前后两侧,左水箱的左侧板的上端部装设一用于导入清洗液的导液管,左水箱的左侧板的下端部装设一用于排出清洗液的排液管,导液管和排液管均装设有阀门,且导液管和排液管位于夹板的前后两侧。
每一冷却水管外套设若干环形散热片,该若干环形散热片沿冷却水管的长度方向排列。
相邻冷却水管之间的散热片交错分布。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之二,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退火炉急冷段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换热器和固定架;
该换热器包括左水箱、右水箱以及若干平行的直筒状的冷却水管,每一冷却水管装设于左水箱和右水箱之间并连通左水箱和右水箱;左水箱内装设一与左水箱的左右侧板密封连接的夹板,左水箱的左侧板上装设有用于引入冷却水的进水口和用导出冷却水的排水口,且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位于夹板的前后两侧,左水箱的左侧板的上端部装设一用于导入清洗液的导液管,左水箱的左侧板的下端部装设一用于排出清洗液的排液管,导液管和排液管均装设有阀门,且导液管和排液管位于夹板的前后两侧,该水箱的左侧板外围装设有密封盖;
该固定架包括用于收容换热器的壳体和用于支撑固定壳体的底架;壳体的左侧板开设一与水箱的密封盖相匹配的密封口,壳体开设有用于导入退火炉内气体的进气口和用于排出退火炉内气体的出气口;底架固定于退火炉内。
壳体的底部装设一用于测试换热器是否漏水的漏水排放管,漏水排放管装设有阀门。
壳体于装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侧板上装设有散热片。
该密封盖上设有把手。
每一冷却水管外套设若干环形散热片,该若干环形散热片沿冷却水管的长度方向排列。
相邻冷却水管之间的散热片交错分布。
上述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直筒状的冷却水管装设于左水箱和右水箱之间并连通左水箱和右水箱,方便清洗冷却水管,且清洗效果更佳。
2、每一冷却水管外套设若干环形散热片,以扩大退火炉内气体与冷却水管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换热效果。
3.换热器装设于固定架内,方便拆卸。
4.固定架装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侧板装设有散热片,可增强换热效果。
5.固定架装设有漏水排放管,可检测换热器是否漏水,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退火炉急冷段换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换热设备的左视图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换热设备的俯视图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II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图的换热设备的换热器的示意图。
元件符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浦项钢板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浦项钢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22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用菌出菇屋面吊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核的电子创新实训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