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丝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2048.7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2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佰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3/02 | 分类号: | B25H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存放螺丝的螺丝盒,适用于通信领域中的螺丝装配工作。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机构外壳组装多使用螺丝锁附固定,对于组装作业来说,最繁琐的动作是需要手工一一将螺丝拾起,固定于螺丝孔中,然后用螺丝起进行锁附。
随着制程效率的不断提升,显然手工操作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于是一种用于螺丝装配的辅助装置——即多孔螺丝盒应运而生。这种多孔螺丝盒包括顶部开口的盒体,该盒体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纵横分布的孔洞。使用时,将螺丝散布于该螺丝盒内,通过手工晃动该装置,使螺丝均匀的落入孔洞中,以保证螺丝垂直于作业平台,再通过螺丝起自带磁力将螺丝从孔洞中一一吸出直接锁附于产品螺丝孔中。
但是,传统结构的多孔螺丝盒在设计上存有以下缺陷:孔洞与孔洞之间的距离过小(即孔洞排布过密),孔径尺寸未考虑到螺丝整体身长,孔壁倒角设计太浅,导致螺丝很难顺利落入孔洞中,且螺丝落入孔中分布不均,很多孔洞未被覆盖,需要操作人员持续晃动半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来确保螺丝入孔效果。使用时效率偏低,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螺丝盒,可提高工人装配螺丝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丝盒,包括顶部开口的盒体,该盒体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纵横分布的孔洞,所述孔洞的孔壁上部设有深度为5mm 的90°倒角,所述孔洞的顶端孔径为15mm,且所有横向相邻的两孔洞之间的距离、以及所有纵向相邻的两孔洞之间的距离均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螺丝盒作为一种螺丝装配辅助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平均每次操作由原来30秒左右降至现20秒左右(即只需20秒钟即可将盒体内的螺丝全部晃入孔洞中),效率提升30%以上,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其中:a为螺丝,1为盒体,2为孔洞,2-1为90°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螺丝盒包括顶部开口的盒体1,该盒体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纵横分布的孔洞2。
所述孔洞2的孔壁上部设有深度为5mm 的90°倒角2-1,此设计能大大提高螺丝a在晃动时的落孔率。
所述孔洞2的顶端孔径为15mm,该尺寸能覆盖目前大部分常用螺丝身长,能顺利引导螺丝a进入孔洞2中。
并且,所有横向相邻的两孔洞2之间的距离、以及所有纵向相邻的两孔洞2之间的距离均为15mm,该尺寸能够避免各个螺丝a间相互堆积。
使用时,将螺丝a散布于该螺丝盒的盒体1内,通过手工晃动盒体1,螺丝a便会垂直的、正立的落入盒体底部开设的孔洞2中,然后操作人员可通过螺丝起自带磁力将螺丝从孔洞中一一吸出直接锁附于产品螺丝孔中,非常方便。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佰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佰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20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启动疏水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蒸汽消声器的防热胀冷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