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加热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1263.5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颜世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世恩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领域,准确的讲是专用于在热膛中对流动小水量进行加热的高温加热圈。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现在市面上电加热器品种繁多,热的快、电炉、环形加热器及各式加热棒等层出不穷。但这些产品在对于小型热膛水循环加热中都存在严重不足,其原因是由于他们的体积与水容器无法吻合,在水中要么加热能量对水接收不均衡,要么水量平衡但电热器体积过长,热量不集中,这些都给热膛使用造成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热膛流动水加热提供一种热能在水中充分发挥优势的新型高温加热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高温加热圈,由金属外壳(1)、金属盖(2)、侧螺丝套(3)、绝缘外壳(4)、绝缘盖板(5)、绝缘盖板侧孔(6)、瓷内心(7)、电热丝(8)、瓷导线穿越棒(9)、过线孔(10)组成。在本高温加热圈中,圆筒形状的U型金属外壳(1)内置有与其形状一样的U型绝缘外壳(4),缠有电热丝(8)的瓷内心(7)在绝缘外壳(4)内部,加工有绝缘盖板侧孔(6)的绝缘盖板(5)盖在上部,把缠有电热丝(8)的瓷内心(7)压紧固定在 绝缘外壳(4)内;将电热丝(8)引线绝缘引出的瓷导线穿越棒(9)通过绝缘盖板侧孔(6)定位进入侧螺丝套(3)内,固定瓷导线穿越棒(9)的侧螺丝套(3)位于金属盖(2)之上,对瓷导线穿越棒(9)进行固定;金属外壳(1)、金属盖(2)、侧螺丝套(3)组成本高温加热圈金属外圈;绝缘外壳(4)、绝缘盖板(5)、绝缘盖板侧孔(6)组成本高温加热圈绝缘内圈;瓷导线穿越棒(9)、过线孔(10)组成高温加热圈加热电源线通道,电热丝(8)引线通过瓷导线穿越棒(9)上的二个过线孔(10)连接外电源进行加热。
所述的高温加热圈中,绝缘外壳(4)、绝缘盖板(5)、瓷内心(7)、瓷导线穿越棒(9)是使用高温瓷烧制而成的。
所述的高温加热圈中,所用的电热丝即可以是电炉丝,也可以是独根电热丝,还可以是片状电热丝片。
采用以上方案制作的高温加热圈,由于电热丝集中,发热量大,在热膛中对流动水加热不仅快且温度高,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瓷绝缘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瓷导线穿越棒结构示意图 。
在图中:1金属外壳、2金属盖、3侧螺丝套、4绝缘外壳、5绝缘盖板、6绝缘盖板侧孔、7瓷内心、8电热丝、9瓷导线穿越棒、10过线孔。
在图1中,绝缘外壳(4)在金属外壳(1)之内,缠有电热丝(8)的瓷内心(7)在绝缘外壳(4)内部,绝缘盖板(5)位于绝缘外壳(4)之上,将缠有电热丝(8)的瓷内心(7)紧紧盖住;固定瓷导线穿越棒的侧螺丝套(3)位于金属盖(2)之上。
在图2中,金属外壳(1)、金属盖(2)、侧螺丝套(3)组成本高温加热圈金属外圈。
在图3中,绝缘外壳(4)、绝缘盖板(5)、绝缘盖板侧孔(6)组成本高温加热圈绝缘内圈。
在图4中,瓷导线穿越棒(9)上有两个过线孔(10),组成本高温加热圈加热电源线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将本高温加热圈放入内径超过其外径2cm的热膛内并通电加热,当流入的水流速为每分钟2公升且水温在18-20度时,经此高温加热圈加热后水温达到48度且稳定流出,加热效果十分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世恩,未经颜世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1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