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柜关门操作联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1099.8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9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田云霞;赵美莲;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大全伊顿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1/133 | 分类号: | H02B11/133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柜 关门 操作 联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柜的联锁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中压成套设备中的开关柜关门操作联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开关柜一般都是要将接地开关分闸,然后再将接触器手车直接摇到工作位置,这样做可以防止触电现象的发生,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实践证明在接地开关分闸后,在中门没有关闭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存在触电现象的发生,因此在接地开关分闸后,中门没有关闭的情况下直接将接触器手车摇到工作位置的做法是还是不周全的,不符合现场操作规范,不利于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必须在中门关闭的情况下才能将接触器手车摇到工作位置的开关柜关门操作联锁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关门操作联锁机构,包括开关柜的中门以及中门左右两侧的立柱,中门的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的立柱上,所述中门左右两侧立柱的内侧通过铰接轴铰接有联锁钩板,左右两侧的联锁钩板与两个立柱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联锁钩板和立柱的拉簧;所述接触器手车面板的两侧设置有与联锁钩板上的挂钩相配合的锁孔,在中门打开状态下,联锁钩板上的挂钩在拉簧的拉力的作用下转动卡合在锁孔内使手车不能推进;在中门关闭状态下,中门的左右两端可压靠在联锁钩板的后端并使使联锁钩板上的挂钩脱离锁孔。
所述联锁钩板的后端设置有可使中门顺利压靠的斜面。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设置的可绕轴心转动的联锁钩板,在中门打开状态下,联锁钩板上的挂钩卡合在锁孔内,使手车不能推进到工作位置,保证了检修过程的安全;而当中门关闭时,中门两端靠压在联锁钩板的后端,使联锁钩板的挂钩从锁孔中脱离,由此实现了中门关闭的情况下才能将接触器手车摇到工作位置的目的,符合了现场操作规范,保证了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关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关门操作联锁机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柜关门操作联锁机构,包括开关柜的中门1以及中门左右两侧的立柱2,中门的一端通过铰接轴10铰接在其中一个的立柱上,中门左右两侧立柱2的内侧设置有联锁钩板3,联锁钩板3的后端设置有可使中门1顺利压靠的斜面9;左右两侧的联锁钩板3与两个立柱2之间分别设置有连接联锁钩板3和立柱2的拉簧4;接触器手车面板5的两侧设置有与联锁钩板3上的挂钩6相配合的锁孔7,在中门打开状态下,联锁钩板3上的挂钩6卡合在锁孔7内使手车不能推进;中门1关闭时,其左右两端可压靠在联锁钩板3的后端致使联锁钩板3绕轴心10转动,使挂钩脱离锁孔(7)。
工作原理如下:
图1为开门状态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此时此接触器手车处于试验位置,联锁钩板3与接触器手车面板5侧边保持平行状态,联锁钩板3上的挂钩6卡合在锁孔7内勾住接触器手车面板5此时接触器手车无法向前移动;
图2为关门状态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中门关闭时,中门左右两侧挤压联锁钩板3的后端斜面,联锁钩板3克服拉簧的拉力下绕铰接轴10转动,使联锁钩板3前端的挂钩6脱离锁孔,此时就可以将手车由试验位置摇到工作位置;
当手车再从工作位置回到试验位置时,将门打开后,由于拉簧4的作用,联锁钩板3便会自动回复到初始状态,锁住接触器手车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大全伊顿电器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大全伊顿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10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设备一次接线图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点焊工艺稳定的换向器换向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