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送管和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1078.6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8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旭;张胜利;颜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管和一种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送管制造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直接由单层耐磨钢管下料成形;或是将低碳钢或低合金钢材料的铸造钢管或成品钢管下料成形外管,再将耐磨内管套装于外管中,最后形成复合输送管产品;或采用离心铸造技术直接将两种金属浇注成为双金属管,再经过轧制、拉拔等工艺加工成为一定厚度的成品复合输送管。采用这些方法制造的输送管中,普通耐磨钢输送管,耐磨性低,使用寿命短;而双金属复合输送管,为保证管路的强度及刚度,不可能将壁厚做得很小,因此成品管路重量大且耐磨性低、使用寿命低,同时,双金属复合铸造与轧制、拉拔成形复合输送管,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输送管,具有更高的强韧性与耐磨性,以及更高的性价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输送管,具有更高的强韧性与耐磨性,以及更高的性价比。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输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中,且所述内管的外壁与所述外管的内壁相贴合,其中,所述内管采用离心铸造方式制成,所述外管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内管采用离心铸造方法成形,使内管可以一次成形,而且组织致密,在传输时有更高的耐磨性,使输送管的使用寿命增加,并且由于离心铸造方法节省金属材料,节约了成本,更便于内管的大规模生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管的至少一端伸出所述外管,且所述内管伸出所述外管的部分设置有法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法兰采用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钢制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钢方便加工,而且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法兰与所述内管通过镶铸方式进行联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镶铸方法将法兰与内管联接,简单易行,而且安全可靠,也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设置有所述法兰的一端,所述内管还向外凸起形成凸缘;以及所述法兰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凹槽以配合所述凸缘。
在该技术方案中,内管端部向外突起的凸缘,相当于是内管端部的加厚设计,提高了管端的耐磨性,尤其在使用装配出现轴线偏移时,效果更加明显,而且通过凸缘将法兰联接于内管,使法兰与内管的接触面更大、联接更加牢固可靠。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离心铸造方法在金属材料上形成凸起,无需对材料进行切削,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还使得内管的整体使用性能较高,而且也便于自动化生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一端均形成所述凸缘,另一端分别为切割角度相同的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所述第一切面和所述第二切面采用胶粘联接,使所述内管的两端均具有所述凸缘。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通常采用的离心铸造方法,其成形一根内管的同时只能在其一端生成凸缘,通过将两根相同内管切割再联接的方法,实现了两端均需设置凸缘的内管的制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外管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外管,使得外管具有较高的强韧性,而且比重低,比模高,比强大,耐疲劳强度高,并且具有较强的耐冲击性,极大地提高了复合管的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外管采用纤维缠绕以包裹于所述内管的外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输送管。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输送管可以具有更高的强韧性与耐磨性,以及更高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输送管的接合示意图。
图1和图2中的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内管;12凸缘;2外管;3法兰;4第一部分;5第二部分;6第一斜面;7第二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1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瓶清洗装置
- 下一篇:空瓶检验机器人的瓶底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