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0139.7 | 申请日: | 201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2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曹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易之景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8 | 分类号: | F16K1/18;F16K5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作用在隔膜上的阀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控制阀。
背景技术
真空输送系统是一种利用真空或负压(即低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将一些颗粒、液体等物料输送至其他地点的密闭式输送系统,常见的如厕所污水真空排污系统。为了保证真空输送系统的密封性,真空控制阀需有一套阀门控制装置,结构较复杂;真空输送系统输送的介质通常都带有杂质,这些杂质有可能破坏真空控制阀的密封性;由于真空输送的速度较快,对控制阀通道的磨损比较大,也容易降低真空控制阀的密封性。这些缺陷都限制了真空输送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真空控制阀,包括真空包和进料管,真空包的底部开口作为阀口,真空包的侧壁穿入进料管,进料管和真空包的侧壁之间密封,其特征是,还包括盖板、转轴、密封垫和配重块,真空包阀口所在平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在30°~60°;盖板上部连接转轴,转轴固定在真空包阀口的一侧,盖板上固定密封垫,盖板绕转轴旋转至真空包阀口时密封垫衬在盖板和真空包阀口之间;盖板的一端固定配重块,配重块和真空包阀口分别位于转轴的两侧。
所述的真空控制阀,其特征是:真空包的真空度不大于80kPa,真空包阀口所在平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在45°。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真空包和吸力泵连接,当吸力泵工作时,盖板在真空包产生的负压作用下贴覆住真空包的阀口,密封垫可加强密封作用,真空包的阀口被关闭,真空包内形成负压抽吸空间,污水在负压抽吸作用下从进料管进入负压抽吸空间,当污水达到预定液位时,吸力泵停止工作,真空包失去负压,在污水的重力作用下盖板自动下垂打开,将污水从真空包内的负压抽吸空间排空至真空包外,完成对污水的输送,排空后盖板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再次上升并和真空包的门口闭合。当吸力泵再次工作时,按如上所述重复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省去了控制阀门动作的机械控制机构,结构简单;阀门动作既快速又准确;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真空控制阀,包括真空包1、进料管2、盖板3、转轴4、密封垫5和配重块6,如图1所示,具体结构是:真空包1的真空度不大于80kPa,真空包1的底部开口作为阀口,真空包1的侧壁穿入进料管2,进料管2和真空包1的侧壁之间密封,真空包1阀口所在平面和水平面的夹角在30°~60°,本实施例取45°;盖板3上部连接转轴4,转轴4固定在真空包1阀口的一侧,盖板3上固定密封垫5,密封垫5的中部用螺钉固定在盖板3上,盖板3绕转轴4旋转至真空包1阀口时密封垫5衬在盖板3和真空包1阀口之间;盖板3的一端固定配重块6,配重块6和真空包1阀口分别位于转轴4的两侧。
盖板3的设计要求:盖板3在负压及重力作用下能自行开合工作;在无负压状态时贴合于真空包1的阀口;调整配重块6的质量可用于保障盖板3和真空包1的阀口在无负压状态下自然贴合密封。
本实施例使用时,真空包1和吸力泵连接,当吸力泵工作时,盖板3在真空包1产生的负压作用下贴覆住真空包1的阀口,密封垫5可加强密封作用,真空包1的阀口被关闭,真空包1内形成负压抽吸空间,污水在负压抽吸作用下从进料管进入负压抽吸空间,当污水达到预定液位时,吸力泵停止工作,真空包1失去负压,在污水的重力作用下盖板3自动下垂打开,将污水从真空包1内的负压抽吸空间排空至真空包1外,完成对污水的输送,排空后盖板3在配重块6的作用下再次上升并和真空包1的门口闭合。当吸力泵再次工作时,按如上所述重复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易之景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易之景和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0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