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阵列馈电网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8911.1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5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壁群;刘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32 | 分类号: | H01Q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阵列 馈电 网络 | ||
1.一种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包括介质板、分布于介质板上的馈线网络、与介质板相距一段距离且平行设置的底盘和位于介质板与底盘之间的可移动绝缘片,所述可移动绝缘片可在馈线网络上沿一第一方向往复移动,以调整馈线网络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输出端之间的相位关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网络包括多个功分器以及与功分器连接的多段曲折传输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折传输线包括至少两段直线传输线和至少一段连接传输线,所述直线传输线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依次排列,且各段直线传输线与第二方向所在直线的夹角相等,连接传输线将各段直线传输线首尾相接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各段直线传输线与第二方向所在直线的夹角大于或等于6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各段直线传输线与第二方向所在直线的夹角为90°,即各段直线传输线与第一方向所在直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折传输线包括至少两段直线传输线,所述直线传输线沿第一方向所在直线依次排列,且各段直线传输线与第一方向所在直线的夹角相等,各段直线传输线依次首尾相接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各段直线传输线与第一方向所在直线的夹角为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可移动绝缘片上对应每一段曲折传输线处设有一阻抗变换区域,所述阻抗变换区域内的可移动绝缘片的材料被去除,以用作曲折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变压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变换区域位于可移动绝缘片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变换区域为位于可移动绝缘片内部的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所述阻抗变换区域的投影宽度大于曲折传输线的投影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分器为一分二功分器,其包括一主功分器和若干从功分器,所述主功分器的合成端为馈线网络的输入端,主功分器一个输出端电性连接一曲折传输线的输入端,另一个输出端电性连接一从功分器的合成端;每一从功分器的一个输出端均与一曲折传输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另一个输出端作为馈线网络的输出端与外部天线阵列电性连接;部分曲折传输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一从功分器的合成端,部分曲折传输线的输出端作为馈线网络的输出端与外部天线阵列电性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绝缘片,所述固定绝缘片固定于介质板与底盘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绝缘片和可移动绝缘片位于同一平面,其外轮廓具有台阶形变化,固定绝缘片和可移动绝缘片的台阶形变化相互配合,以限定可移动绝缘片在第一方向上的可移动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主功分器的合成端和部分从功分器的输出端与固定绝缘片有交迭。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主功分器的相对两侧均分布有从功分器。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第一底盘和第二底盘,第一底盘和第二底盘分别位于介质板的相对两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绝缘片包括第一可移动绝缘片和第二可移动绝缘片,第一可移动绝缘片位于介质板与第一底盘之间,第二可移动绝缘片位于介质板与第二底盘之间;第一可移动绝缘片和第二可移动绝缘片的材料相同,形状相同,且同步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天线阵列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曲折传输线与可移动绝缘片均有交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89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微电网孤岛检测方法
- 下一篇:电调装置及电调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