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8840.5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7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曲国安;鞠孜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18;H01B7/282;H01B7/295;H01B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661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电器装置用电缆,尤其涉及一种无卤低烟阻燃机车车辆用电缆。
背景技术
机车承担着运输货物及人员的任务,所以在设计使用电缆的同时,要求电缆即使在着火的情况下,也应把对人的危害降至最低,于是提出了无卤低烟阻燃性能。并且该类电缆使用环境比较恶劣,又提出了电缆耐高温、耐油、耐湿、耐老化等具体要求,致使一般电力电缆无法取代其使用。主要原因是无卤低烟阻燃材料中的阻燃剂吸水性能比较强,而电缆又要通过耐湿性试验,保证电缆绝缘性能,这就出现了阻燃性能和耐湿性能的矛盾冲突,所以很难同时满足,这也是制约电缆材料厂家及电缆制造厂家技术难点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机车用电缆,其阻燃性能优异且无卤低烟阻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导体芯,导体芯外侧由内到外依次包裹导体隔离层、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屏蔽隔离层、外护套层,导体芯与绝缘层之间采用导体隔离层间隔,绝缘层由金属屏蔽层包裹,金属屏蔽层与外护套层之间采用屏蔽隔离层间隔,外护套层包裹屏蔽隔离层形成电缆。
绝缘层设置两层,其由不同辐照材料及厚度的绝缘料同时挤塑而成。金属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编织密度不小于80%。外护套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
导体芯采用第五、六类镀锡软铜单线绞合而成,起到增强电缆柔软度和抗铜氧化作用;在导体芯外绕包一层聚酯带作隔离层,起到扎紧导体和保持导体圆整作用;隔离层外要同时挤出两层不同材料及厚度的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形成紧密的绝缘层,内层起阻水作用,外层起阻燃和绝缘作用;绝缘层外采用镀锡铜丝编织包裹,编织密度不小于80%;编织屏蔽外绕包一层聚酯带作隔离层,起到防止扎破护套作用;在屏蔽隔离层外再挤包一层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层形成电缆。
本实用新型电缆结构设计合理,质量稳定,可广泛应用在轨道交通车辆的配电系统、控制系统电器装置连接领域,具有耐油、耐高温、耐湿、耐老化、低毒等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芯;2.导体隔离层;3.绝缘层;4.金属屏蔽层;5.屏蔽隔离层;6.外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用电缆包括导体芯1,导体芯1外侧由内到外依次包裹导体隔离层2、绝缘层3、金属屏蔽层4、屏蔽隔离层5、外护套层6,导体芯1与绝缘层3之间采用导体隔离层2间隔,绝缘层3由金属屏蔽层4包裹,金属屏蔽层4与外护套层6之间采用屏蔽隔离层5间隔,外护套层6包裹屏蔽隔离层5形成电缆。
绝缘层3设置两层,其由不同辐照材料及厚度的绝缘料同时挤塑而成。金属屏蔽层4采用镀锡铜丝编织,编织密度不小于80%。外护套6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
导体芯1采用1525根0.50mm第五、六类镀锡软铜单线绞合而成;导体芯1外绕包一层0.05mm聚酯带导体隔离层2,搭盖率不小于20%;绝缘层3由两层不同材料及厚度的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组成,内层绝缘采用0.8mm厚,外层绝缘采用2.0mm厚,内层绝缘可以尽量减薄但不应不小于0.1mm;绝缘层3外包裹单线直径为0.2mm镀锡铜丝编织的金属屏蔽层4,编织密度不小于80%;金属屏蔽层4外绕包一层0.05mm聚酯带屏蔽隔离层5,搭盖率不小于20%;屏蔽隔离层5外挤包一层1.9mm厚的无卤低烟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外护套层6形成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88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的一次性医用负压引流球
- 下一篇:卫生级管道法兰头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