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芯门锁用的内旋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8419.4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6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昌阵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昌阵 |
主分类号: | E05B17/22 | 分类号: | E05B17/2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28247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锁 旋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插芯门锁用的内旋钮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插芯门锁及防盗锁均设置有内旋钮,内旋钮的初始位置与最终位置成90°直角关系,当内旋钮在转动90度时,通过其端部的方杆或方片,带动锁体上的小呆舌机构,控制小呆舌的伸出或缩回,从而实现门锁在门内的反锁与开锁。
现有一种插芯门锁的内旋钮结构,其内旋钮在旋转的初始位置及最终位置,大多靠插芯门锁内部的呆舌复位弹簧进行定位,不单独在面板上设置复位机构。由于内旋钮与面板之间、以及内旋钮与方杆或方片之间、方杆或方片与呆舌复位件之间的间隙影响,内旋钮在最终位置和初始位置时都会摆动比较大,与面板的相对位置可能处于下垂状态,很不美观。
重要的是,当此种内旋钮结构用于装有反锁开关的电子锁内面板时,除了存在上述问题外,还可能由于旋钮摆动间隙的影响,导致反锁开关在应该接通信号的时侯未接通,而不需要接通信号的时侯又接通了,从而导致信号输出错误,出现误操作,大大影响电子锁的安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插芯门锁用的内旋钮结构,它能基本消除内旋钮在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时可能出现的摆动间隙,保证内旋钮在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时能与面板保持在正确的相对位置上,消除了内旋钮的晃动,信号输出准确,外形美观。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插芯门锁用的内旋钮结构,包括旋钮组件1、面板主体2,旋钮组件1包括卡簧槽1-1、方杆1-2和支承部1-3,面板主体2内设有微动开关3和开关座4,微动开关3装在开关座4上,方杆1-2及卡簧槽1-1通过面板中间通孔2-2穿入面板主体2内,在面板主体2内通孔2-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两层弹簧卡槽2-1,还设有弹簧复位件5、两片旋钮弹簧6、椭圆形的开关拨片7和轴用弹性卡圈8,并依次套装入方杆1-2及其支承部1-3,两片旋钮弹簧6卡装在所述对应的弹簧卡槽2-1内,设在两片旋钮弹簧6中央的弧形凹槽6-1分别与弹簧复位件5的两对定位弧形凹槽5-1匹配弹性连接,轴用弹性卡圈8卡接在支承部1-3的卡簧槽1-1内,所述椭圆形开关拨片7与其上方的微动开关3接触。
所述旋钮组件1的支承部1-3的横截面外形为方圆形,其一对应边为一对平行直线,另一对应边为一对圆弧线,所述弹簧复位片5的中心孔、椭圆形开关拨片7的中心孔与支承部1-3匹配套接。所述弹簧复位件5为两级结构,大级为圆片,小级呈方筒形,每个方筒面中部设有定位弧形凹槽5-1,相邻两个定位弧形凹槽5-1之间设有过渡圆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在内旋钮结构中设置了两片带弧形凹槽的旋钮弹簧,分别与弹簧复位件的方筒面上的两对定位弧形凹槽匹配弹性连接,当内旋钮处于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时,依靠旋钮弹簧和复位件的弧位进行定位,从而,消除了内旋钮摆动的间隙。同时,当内旋钮正反方向转动时,快到初始位置或最终位置时,可以通过旋钮弹簧和弹簧复位件之间匹配的弧位定位,实现一定角度偏差范围内(例如±15°角度左右)的自动复位,使内旋钮相对面板无论在初始位置还是最终位置,都能保证其与面板处于准确的相对位置,不会晃动,保持外形美观。
(2)本实用新型还考虑了对安装有反锁开关的电子锁的适用性,在设计带动微动开关动作的开关拨片时采用了椭圆形形状,可以确保内旋钮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的摆动角度下(例如±15°角度左右),在初始位置或最终位置时,均能准确地实现对微动开关的开关接通与断开的信号输出,不会出现误操作。
本实用新型不单适用于插芯门锁,也适用于带反锁开关的电子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插芯门锁用的内旋钮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开关拨片7的椎圆形长轴位于水平位置时开关拨片7与微动开关3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开关拨片7的椭圆形长轴位于垂直位置时开关拨片7与微动开关3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开关拨片7的椭圆形长轴位于偏离垂直状态α角度时开关拔片7与微动开关3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两片旋钮弹簧6与弹簧复位件5之间匹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旋钮组件;1-1、卡簧槽;1-2、方杆;1-3、支承部;2、面板主体;2-1、弹簧卡槽;2-2、通孔 ;3、微动开关;4、开关座;5、弹簧复位件;5-1、定位弧形凹槽;6、旋钮弹簧;6-1、弧形凹槽;7、椭圆形开关拨片;8、轴用弹性卡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昌阵,未经胡昌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8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