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7629.1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8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峰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B32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570102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可 逆温 油墨 防伪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标签,尤其是指一种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防伪行业从早期的激光防伪至今的图形防伪,几乎都是采用的是不干胶标签的贴标的方式贴在需要防伪的物品上。而不干胶标签都有一个缺点,容易被撕开而遭到不法分子的再次利用。通常不法分子都是采用电吹风机一边用热风吹,一边用小刀慢慢的刮开。用此方法几乎可刮开所有不干胶的标签,其主要的原理为:不干胶的胶性一般为以水作为溶剂将丙烯酸或聚氨酯树脂通过专门的乳化设备乳化而成,此材料的结构直接导致是一旦加热则会破坏丙烯酸或聚氨酯树脂的分子结构,胶就会失去强粘性,从而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导致标签的再次被利用,本应该达到防伪目的的标签反而变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合法外衣,从而使得防伪行业陷入较为尴尬的局面。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乃决心凭其从事本领域多年研发、制造的经验,经多次的开发改良后终于精心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以改善或克服现有防伪标签的前述一项或多项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所述防伪结构包括一由不可逆温变油墨印刷而成并能够使得部分防伪查询信息改变而使得防伪结构的外观发生变化的第一防伪部。
如上所述的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其中,所述防伪结构为防伪标签,所述标签的防伪查询信息包括序号,且所述第一防伪部为印刷在序号之上的不可逆温变油墨层。
如上所述的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其中,所述防伪标签包括防伪特征区,所述防伪特征区印设有一个以上任意角度旋转的防伪文字特征。
如上所述的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其中,所述防伪结构依序包括离型层、胶层、铜版纸层、印刷层及温变油墨层,所述印刷层至少包括用于防伪查询的提示信息,其中该温变油墨层印刷在防伪查询所需的必要信息之上。
如上所述的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其中,所述离型层为硅油纸,所述胶层为经过加粘处理的油胶。
如上所述的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其中,该温变油墨层的初始状态为透明而显出所述必要信息,高温后变为非透明状态并遮挡住所述必要信息。
如上所述的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其中,所述必要信息为标签序号。
如上所述的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其中,所述必要信息为防伪文字特征。
如上所述的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防伪部包括由不可逆温变油墨印刷而成标签序号。
如上所述的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防伪部包括不可逆温变油墨印刷而成防伪文字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利用温变不可逆油墨,完美地解决困扰了防伪行业的标签的再次被利用的情况:只要造假者通过吹风机一吹,温变油墨就立刻将序号所涂的油墨变黑,也就破坏了原防伪标签的完整性,从而达到无法再次查询的目的;再结合文字真迹防伪技术,进一步增加了防伪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实施例中该防伪标签的层状结构图。
图3为前述实施例的制作及应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配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所述防伪结构包括由不可逆温变油墨印刷而成的防伪部。该防伪部可以通过高温变色,使得防伪查询所需的信息被显示或被遮盖而无法显示,从而达到防伪及防止非法二次使用的目的。
较佳地,所述防伪结构为防伪标签,所述标签具有序号,且所述第一防伪部包括由不可逆温变透明油墨印刷而成的序号。
优选地,在防伪标签上还可以设有文字防伪特征区,所述文字防伪特征区设有一个以上任意角度旋转的防伪文字特征。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不可逆温变油墨防伪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该防伪结构为防伪标签,所述标签包括查询提示信息区100及文字防伪特征区200,其中,该查询提示信息区100包括序号110,该序号110上涂设有透明的不可逆温变油墨层300,从而构成第一防伪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峰,未经李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7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