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衣物回收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5784.X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4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朱玉国;曹立军;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玉国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1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衣物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衣物回收箱,属于环保回收容器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个纺织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每年对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的消费相当巨大,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石化产品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化学纤维依赖严重。据统计,我国纺织业每年消耗的棉、麻、化纤等各类纺织纤维原料达3500万吨;同时,根据专家测算,每年在生产环节产生的纺织边角料和家庭废弃的纺织品合计超过2000万吨。做好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有效补充我国纺织行业的原料供给,还可以节约用地、减少环境污染。《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完成50项节能环保关键技术攻关,其中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纯化纤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技术研究和天然纤维及混纺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技术。前者主要是研究合成纤维材料生物改性及生物降解、纤维废旧料的回收利用、开发纺织废料回收及再利用成套装置及技术。后者主要是开展废旧纺织品回收、清洗、分类分拣、再利用关键技术及相关设备的研究。这包括纯天然纤维织物优化开棉技术以及环保、高效漂白剂筛选研究等六项技术。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在我国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符合我国的国情,将是我国纺织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
目前作为废旧衣物回收项目逐渐已经启动的几个地区(上海、深圳、武汉、淄博等),采用过金属制、玻璃钢制等不同类型的回收箱,但均存在诸多缺陷与不便。诸如防水问题、防盗问题、回收不及时问题、运输困难问题、制作质量问题等等,更太不上友好界面,人文关怀了。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盗、防水、设置使用人性化的多功能衣物回收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衣物回收箱,包括内部固定连接为一体的房顶和房体,内部形成容腔,房体下部设置取物门,其特征在于:房顶呈山脊状,其一侧设置投入口,投入口上部设置盖板,盖板通过转轴固定在房顶的山脊状顶部,转轴设置联板,联板与房体的挡板相配合,联板与盖板联动固定设置。
房顶部分和房体部分两次成型,采用内部连接方式,无外露连接部件;取物门采用暗锁设计;合页及锁具均采用内嵌式,且锁具采用连杆装置,使盖板与房体连为一体;投物窗口采用联动机械设计;打开投物盖板联动设计自动封闭投入口;关闭投物盖板联动设计打开投物口,物体自动落入储藏箱。投入口与山脊状顶部采用内嵌式、内连接轴式。
其中优选方案是:
所述的联板的横截面呈L型。
所述的盖板与联板的长臂,呈100°-120°夹角。打开盖板时,联板的短臂与挡板齐平,可以防止从投入口盗用衣物。
所述的投入口四周设置导流槽,盖板的四周设置突起,突起与导流槽相适应。增加防水功能。
所述的房顶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房体内设置蓄电池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分别设置连接蓄电池、照明电路、语音电路和衣物高度探测装置。可以增加扩展功能。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衣物回收箱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房顶呈山脊状,其一侧设置投入口,投入口上部设置盖板,盖板通过转轴固定在房顶的山脊状顶部,转轴设置联板,联板与房体的挡板相配合,联板与盖板联动固定设置,房顶部分和房体部分两次成型,采用内部连接方式,无外露连接部件;打开投物盖板联动设计自动封闭投入口,关闭投物盖板联动设计打开投物口,物体自动落入储藏箱,防止从投入口盗窃衣物,满足了防盗功能,同时通过设置防水导流槽和提高取物门的高度,又具有防水功能。
控制电路分别设置连接蓄电池、照明电路、语音电路和衣物高度探测装置后,可以增加扩展功能,增加使用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盖板2、房顶3、房体4、取物门5、容腔6、挡板7、转轴8、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房顶1和房体2内部固定连接为一体,形成容腔5,房体3下部设置取物门4,房顶2呈山脊状,其一侧设置投入口,投入口上部设置盖板1,盖板1通过转轴7固定在房顶2的山脊状顶部,转轴7设置联板8,联板8与房体3的挡板6相配合,联板8与盖板1联动固定设置。
联板8的横截面呈L型。
盖板1与联板8的长臂,呈100°-120°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玉国,未经朱玉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57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防被盗的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