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稀土永磁防蜡防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35577.4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7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嘉麟;孙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嘉麟;孙晓飞 |
主分类号: | B08B9/027 | 分类号: | B08B9/027;F16L58/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马长娇 |
地址: | 65005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稀土 永磁 防蜡防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输油输水管线中只使用的防蜡防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稀土永磁防蜡防垢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和集输过程中,原油中溶解的石蜡会随着原油温度和压力的降低而结晶析出。析出的石蜡会沉积附着在集输管线内壁上,严重影响原油的采输。而传统的清蜡手段是机械清蜡,热洗清蜡,化学清蜡和微生物清蜡;也有采用电磁防蜡技术的装置。但是现有清防蜡技术劳动强度大,费用高,清洗周期短次数频繁,热洗和填加化学或微生物药剂还会产生环境和水资源污染;而电磁防蜡装置因制造工艺和电能消耗等因素的制约磁场中心强度都较低,达不到预想防蜡效果。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稀土永磁防蜡防垢装置。该装置可以弥补现有防蜡防垢装置的不足,对其它电气电磁等装置不产生任何干扰,以达到防蜡防垢的最佳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稀土永磁防蜡防垢装置,包含内芯管、外管及屏蔽管,其中,所述的内芯管与外管的环腔内交替排列若干组高强稀土永磁体组成的环形多极磁场,外管外套装屏蔽管。
上述的交替排列若干组环形多极磁场是由若干块N极和若干块S极具有一定弧度的瓦型超强稀土永磁体交替排列且径向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多极磁场;上述的瓦型超强稀土永磁体由耐高温特种材质制成,可在240摄氏度以下温度范围内长期稳定工作。
为了使该装置在管道中方便连接,所述内芯管的两端固定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芯管与外管的环腔内交替排列若干组高强稀土永磁体组成的环形多极磁场,磁体采用耐高温稀土永磁体,避免了在用高温高压水清洗管路时因高温使永磁体退磁而失去防蜡防垢的作用;在环形磁场外装有导磁外管 ,起到增强环形磁场中心磁场强度的作用,保证了中心磁场强度可达800-1200特斯拉;在导磁外管的外面再增加一层屏蔽管,以避免对外界产生电磁干扰,保证自控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该装置两端同油管线的连接即可采用法兰盘连接,也可采用管螺纹连接,拆装方便。可连续工作,可靠性高,不用电,运行成本低,防蜡防垢效果好,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是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园环形多极磁场磁回路构成示意图。
图中 1-内芯管,2-环形多极磁场,3-外管,4-屏蔽管,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及图2所示,该稀土永磁防蜡防垢装置,包含有内芯管1、外管3及屏蔽管4,其中,所述的内芯管1与外管3的环腔内交替排列若干组高强稀土永磁体组成的环形多极磁场2,起到增强环形磁场中心磁场强度的作用,保证了中心磁场强度可达800-1200特斯拉,外管3外套装屏蔽管4,以避免对外界产生电磁干扰,保证自控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上述交替排列若干组环形多极磁场2是由若干块N极和若干块S极具有一定弧度的瓦型超强稀土永磁体交替排列且径向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多极磁场;其排列方式可以由一个N极一个S极半圆形磁铁构成一对极的环形磁场,也可由2个N极2个S极的1/4圆弧形磁铁交替排列构成二对极的环形磁场,以此类推可由n个N极和S极构成n个对极的圆环形磁场。
作为优选,上述的瓦型超强稀土永磁体为耐高温稀土永磁体,可在240摄氏度以下温度范围内长期稳定工作,避免了在用高温高压水清洗管路时因高温使永磁体退磁而失去防蜡防垢的作用。
所述内芯管1的两端固定连接件5,同油管线的连接即可采用法兰盘连接,也可采用管螺纹连接,拆装方便。
该装置可连续工作,可靠性高,不用电,运行成本低,防蜡防垢效果好,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是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嘉麟;孙晓飞,未经孙嘉麟;孙晓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5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