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镶嵌式大面积低频弯曲换能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335367.5 | 申请日: | 2012-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2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好广;姚纪元;刘继伍;罗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10K11/00 | 分类号: | G10K11/00;G10K9/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镶嵌 大面积 低频 弯曲 换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声探测及水声计量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镶嵌式大面积低频弯曲换能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潜艇的降噪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西方国家的“隐身”潜艇已使我国的声纳难以发现,这将对我国的舰队造成严重威胁,这迫使声纳向更低频方向发展,也就是要求声纳湿端的换能器具有低频特性。低频换能器的出现,自然就会出现对低频换能器的校准与测试,相对应频率的标准声源也应具有更高的要求,即体积小,重量轻、吊放方便、性能稳定等。
换能器在相同结构形式下,谐振频率越低意味着体积越大,重量也越重,这给声纳的适装性带来了严峻挑战。在保证声纳适装性的前提下,只有改变换能器的结构形式,探索一种具有低频特性的的换能器,不仅体积小,而且重量要轻。弯曲振动模式才具有低频特性,弯曲换能器基本结构是圆片型压电陶瓷元件粘结在金属板上,通过简支支撑,可以得到无节点圆的振动模态。然而由于压电陶瓷元件不可能烧结的很大(实际的压电陶瓷元件面积远小于本文的面积),受制于压电陶瓷的面积,也只能局限于某一较低的频率上,若要继续向下拓展频率,只能采用本实用新型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简支支撑的弯曲振动模式,得到无节点圆的低频振动模态,利用这种技术研制出的镶嵌式大面积低频弯曲换能器,具有低频特性,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发送电压响应高、电声效率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由多个小直径压电陶瓷圆片通过镶嵌在金属盖板上,且相互并联构成,换能器还包括水密透声橡胶和支撑壳体,所述一对金属盖板对称放置在支撑壳体上,边缘粘接在支撑壳体上,中间形成空气背衬,该支撑壳体固定有一导出线孔;所述的压电陶瓷振子由多对压电参数、厚度一致的压电陶瓷圆片构成,两压电陶瓷圆片极化方向相对或相反,镶嵌于金属盖板上;外围包敷一层水密透声橡胶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换能器的压电陶瓷振子是由28件压电陶瓷圆片并联构成,形成了大面积的压电陶瓷辐射面。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盖板与支撑壳体相互粘接,形成简支的支撑边界。
作为优选,所述水密透声橡胶为聚氨酯橡胶或硫化橡胶。
作为优选,所述换能器为双面对称辐射的弯曲换能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结构简单、工艺易实现,容易保证振子的一致性,制作的换能器参数与设计参数容易吻合;2、解决了大面积压电陶瓷元件制作困难的问题;3、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小体积、低频、高效率的水声换能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电陶瓷振子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导出线孔;2、支撑壳体;3、金属盖板;4、水密透声橡胶;5、压电陶瓷振子;6、空气背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多个小直径压电陶瓷圆片通过镶嵌在金属盖板3上,且相互并联构成,换能器还包括水密透声橡胶4和支撑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金属盖板3对称放置在支撑壳体2上,边缘粘接在支撑壳体2上,中间形成空气背衬6,该支撑壳体2固定有一导出线孔1;所述的压电陶瓷振子5由多对压电参数、厚度一致的压电陶瓷圆片构成,两压电陶瓷圆片极化方向相对或相反,镶嵌于金属盖板3上;外围包敷一层水密透声橡胶材料4。所述换能器的压电陶瓷振子5是由28件压电陶瓷圆片并联构成,形成了大面积的压电陶瓷辐射面。所述金属盖板3与支撑壳体2相互粘接,形成简支的支撑边界。所述水密透声橡胶4为聚氨酯橡胶或硫化橡胶。所述换能器为双面对称辐射的弯曲换能器。
为了实现一种小体积、低频、高效、大功率发射换能器:
第一步:物理边界的实现:利用简支边界条件,圆板的弯曲振动模式具有低频的特性;换能器具有两辐射面同向辐射声能量的特性;
第二步:振子的实现:大面积的压电陶瓷振子5制作困难,利用传统的小面积的压电陶瓷原片镶嵌在金属盖板3上,六个原片的圆面紧密环绕在一原片周围,构成换能器的振子;
第三步:谐振频率的确定:通过改变板宽及支撑宽度来确定振子模态频率;
通过以上步骤,理论上确定了换能器的结构参数及谐振频率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35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实现无级变速的拖拉机差动行星调速机构
- 下一篇:液晶显示芯片及显示装置





